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二) 农户收人变化的特点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二) 农户收人变化的特点

(二) 农户收人变化的特点

1. 家庭经营纯收入成为主体。1980年,农民从集体统一经营中得到的收入仍占64. 4%。随着家庭联产承包制的确立,家庭经营收入作为农民收入主体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到1992年,农民人均从集体统一经营中得到的纯收入为276. 13元,占全部纯收入的20. 3%,若剔除乡村企业的工资性收入,则从集体得到的收入仅占3. 9%; 而同期农民人均从家庭经营中得到的纯收入达927. 32元,占全部纯收入的68. 2%。
2. 收入来源的扩大。改革开放以后,农民收入的来源由单一的结构变为多层次的复合结构。首先是大农业内部,从单一的种植业结构变为农、林、牧、副、渔的多层次结构;其次是农工商综合经营。以1992年调查资料为例,全年农民家庭经营纯收入中,种植业收入占33.5%,在种植业内部,粮食以外的多种经营收入占43.9%;林、牧、渔业收入占20. 4%;工业、建筑业收入占12.7%; 商业、饮食业、服务业和生产性劳务收入占33.4%。此外,在家庭经营收入以外,还有占比重20%以上的乡村企业工资性收入和经济联合体收入。
3. 货币性收入比重上升。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农民从事各种劳务活动的增加,农民货币收入大幅度增加。199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中,货币性纯收入达1 183.45元,比1978年的74. 3元增长15倍,货币收入占全部纯收入的比重由1978年的45.0%上升到1982年的87.1%。这种变化说明了浙江省农民已经走出了传统自给自足经济的圈子,步入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轨道。
4. 高收入户增加,低收入户减少。改革开放的10多年时间,农民收入水平从多层次向高层次层层推进,低收入农户不断减少,高收入农户不断增加。1980年,人均纯收入在150元以下的农户占20. 2%,150—200元的占26. 5%,200—300元的占34.5%,300元以上的占18. 8%。即全省81.2%的农户人均纯收入不足300元。到1992年,人均纯收入低于300元的农户下降到2. 6%,有63.4%的农户收入超千元,其中纯收入在2 000元以上的高收入户比重达到18. 6%。
5. 不同地区农户收入普遍增加。尽管浙江省不同地区经济发展存在着不平衡状态,但10多年来不同地区农民收入水平均获得了较大幅度的增长。1980—1992年,平原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41.02元增加到1 493.83元,平均每年递增16.4%;丘陵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10.20元增加到1 312.67元,平均每年增长16.5%; 山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77元增加到923.01元,平均每年增长13. 6%。

☚ (一) 农民收入结构的变化   (三) 农民收人分配差距情况 ☛
0002290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7:3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