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oplophora nobilis Ganglbauer,又称黄星天牛。鞘翅目,天牛科。分布于陕西、甘肃、宁夏。成虫体长14~40 mm,黑色,前翅具古铜色光泽,肩部有刻点,翅面上各有15个大小不等的黄色毛斑。末龄幼虫长40~50 mm,淡黄色,前胸背板有一大的“凸”字形纹。两年发生1代。分别以卵、幼虫在树干内越冬。主要为害箭杆杨、小叶杨、欧美杨。成虫取食叶及嫩皮;幼虫蛀食韧皮部、形成层和木质部。防治方法见“光肩星天牛”。
黄斑星天牛
甘肃省林木主要蛀干害虫之一。为鞘翅目天牛科昆虫。体型酷似光肩星天牛。分布于天水、平凉、庆阳、陇南、定西、兰州、白银、临夏、武威、甘南等地区州、市。主要为害箭杆杨、大官杨、小叶杨、二白杨、复叶槭、白榆、旱柳等。防治方法:及时清除严重虫害木,采用剥皮曝晒、加工解板、药剂熏蒸、劈柴等方法进行灭虫处理;选择油松、侧柏、泡桐、臭椿、槐树、白蜡树等抗虫免疫树种更新造林,适地适树营造混交林;加强检疫,严禁带虫原木外运或调入; 人工捕杀成虫和砸卵; 用40%乐果乳油100倍液喷树干防治皮下幼虫; 用磷化锌熏蒸毒签防治大幼虫; 保护利用大斑啄木鸟等天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