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二)兴水治旱,改变农业生产基本条件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二)兴水治旱,改变农业生产基本条件

(二)兴水治旱,改变农业生产基本条件

(1) 兴修水利工程, 扩大灌溉面积, 改变旱原面貌。进入“八五” 以来, 由于经济发展和认识上的进一步明确, 各级政府重点抓了农田水利的挖潜配套建设。如兴建太里湾抽黄和禹门抽黄工程以及扩建东雷抽黄二期工程等。同时, 对冯家山、石堡川、薛峰等水利工程设施通过挖潜、改造, 电站、泵站的配套建设以及机井的测改, 渠系的衬砌、修复等, 又新增加蓄水、引水、调水工程和微灌、喷灌等水利设施, 增加了水源调蓄能力。共扩大有效灌溉面积10万多公顷,使1995年有效灌溉面积达到28.54万公顷, 比1980年增加18万公顷。早涝保收面积13.55万公顷,机电排灌面积19.58万公顷, 农业人均0.05公顷。尤其是个人投资和联合集资民办兴修水利已形成热潮和风气, 使多年的旱田变成了水浇地, 而且节水率提高了2倍以上。“九五”期间, 陕西省计划发展跨地市、跨流域重点工程建设, 具体项目有宝鸡峡渠首加闸、南沟门水库、引红济石等蓄水、引水、调水工程, 做到无旱防旱, 有旱抗旱。水利设施条件的改善, 对缓解渭北旱情, 稳定粮食生产和果品产量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2) 坚持以平整土地为中心的基本农田建设。渭北旱原坡地面积较大, 各县多年来一直坚持以平整土地为中心的基本农田建设, 逐年成片将坡耕地修成水平梯田、埝地, 加上打坝淤地和人工造田, 共计兴修“四田”43万多公顷, 改造中低产田约20万公顷。据调查,坡地改梯田、埝地增产0.5~1.5倍, 再结合农林牧增产措施, 可以增产2~3倍。因而, 渭北各地每年都要进行两次农田基建大会战, 修建基本农田。在这方面比较突出的有长武县, 共建成基本农田2万多公顷, 农业人均0.13公顷。洛川县年修梯田600多公顷, “四田”面积已达2.6万公顷, 人均基本农田0.14公顷。1995年全区人均基本农田0.06公顷以上, 有的县人均高达0.17公顷 (见表12-3-1)。

表12-3-1 渭北12个县人均基本农田

单位: 公顷

县 名麟 游铜川郊区宜 君耀 县永 寿彬 县
面 积
县 名
面 积
0.17
长 武
0.13
0.04
旬 邑
0.07
0.10
淳 化
0.10
0.14
蒲 城
0.12
0.14
合 阳
0.08
0.12
宜 川
0.14

(3)综合治理, 改善生态环境。在改善生态环境中, 渭北旱原坚持了固沟保塬, 塬、坡、沟、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 工程、生物、耕作和管护措施相结合, 狠抓了丘陵和台塬水土流失重点区的小流域治理, 兴修基本农田, 种草种树, 对25度以上坡耕地有计划地退耕, 还林还牧, 开发荒山荒坡造林,大力开展人工种草, 使渭北旱原造林面积达到20多万公顷, 人工种草5万多公顷, 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 000多平方公里, 治理程度由20%达到40%以上, 森林覆盖率由20%提高到30%以上。合阳、蒲城、长武、淳化、富平、韩城等县 (市) 达到国家绿化县标准, 逐步实现了渭北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 (一)领导重视,   (三)加大投资力度,增加物质投入 ☛
0002787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2:2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