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全面开展阶段
1950年12月,中共浙江省委决定采取“放手发动群众,大胆开展运动”的方针,在全省范围内有领导、有步骤、有秩序地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1. 土地改革分两批进行。
第一批,从1950年冬季到1951年春季。参加这批土地改革的有嘉兴专区的嘉兴、吴兴、平湖、海盐、崇德、嘉善、德清、海宁、长兴、桐乡;宁波专区的鄞县、慈溪、余姚、镇海、奉化;衢州专区的衢县、龙游、常山;温州专区的永嘉、平阳、瑞安、乐清;丽水专区的丽水、缙云;金华专区的淳安、遂昌、义乌;临安专区的余杭、临安、新登、孝丰、武康、昌化、于潜、安吉、桐庐、分水;绍兴专区的绍兴、诸暨、萧山、嵊县、上虞、新昌及直属县杭县等44个县。后来其他县的一些有条件的乡,也都逐步参加第一批土地改革。经过4个多月的工作,到1951年4月,全省完成土地改革的乡达4 651个,占总乡数的87.2%,土地占全省耕地面积的93%。
第二批,从1951年秋季到1952年春季。参加这批土地改革的主要是台州、温州、丽水地区的一些县和其它少数偏僻山区、盐区和海岛,共637个乡,占全省总乡数的12. 8%,土地占总耕地面积的7%。
2. 一个乡 (村)开展土地改革的具体步骤。全省在土地改革中,按照中共中央的统一部署,坚决贯彻执行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的土地改革的总路线。具体进行土地改革的过程,作为一个乡或一个村的做法,一般分五步进行。
(1) 宣传动员。主要掌握宣传教育、整理组织、调查研究三个环节。宣传教育时,着重宣传土地改革的总路线和总政策,土地改革的正义性、必要性及关于土地改革的全部政策。宣传中,对贫农、雇农,着重引导他们诉苦(受压迫受剥削之苦)算账(被剥削的细账),弄清“谁养活谁”的道理,提高他们的阶级觉悟,敢于起来当家作主,敢于面对面和地主作斗争;对中农、着重讲明土地改革对中农的好处,土地改革采取团结中农,保护中农利益的政策,要求中农依靠贫雇农,一起投入土地改革运动;对富农,着重讲明中立富农的政策,是为了保护富农经济,迅速发展农业生产,要求富农依靠劳动生活,站在劳动人民一边,听共产党的话;对地主,着重是要他们老老实实服从土地改革法令,抗拒土地改革要受到法律惩办,指出今后要通过劳动改造成为新人的前途。在进行宣传教育的基础上,有准备地召开斗争地主恶霸大会。整理组织的重点是充实农会组织,整顿干部作风。对作风不纯的干部,坚持以团结教育提高为主。对组织不纯的,进行整顿改造,坚决清除篡夺农会领导权或混入农会的阶级异己分子。各级农民协会的领导骨干,以贫雇农为主,占2/3,中农为次,占1/3,确立贫雇农的优势。同时,整理好民兵组织,管制地主。调查研究,着重是调查掌握各阶层的土地、人口、租佃关系和阶级关系等情况,通过调查研究,拟定土地分配的初步方案,在以后逐步修改成为正式方案。
(2) 划分阶级。一般经过讲阶级、评阶级、通过阶级、批准阶级等四个程序。先划地主后划其它成份,以达到划清敌我界线,团结农民内部,争取与中立一切可以争取与中立的阶层,分化孤立地主。发动群众对一般有劣迹的地主进行面对面的斗争,对反动不法地主与恶霸地主,普遍运用人民法庭坚决予以法办,支持群众运动。通过阶级和批准阶级,一般是三榜定案,村农会公布第一榜,乡农民协会核准后公布第二榜,区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第三榜。公布过程中,允许个人反复申辩,对有争论或疑难的户呈报区人民政府批准,最后张榜定案。
(3) 没收征收。首先在干部和群众中进行政策教育,规定没收征收的范围、纪律、时间和手续,保证有秩序地进行。再在农民协会领导下建立没收征收委员会,列出应没收的地主的土地、农具、耕牛、多余的粮食,及其在农村多余的房屋;列出应征收的富农出租的土地和寺院庙宇、教堂、学校或团体在农村的土地。然后以命令方式通知地主,在全村群众大会上依法宣布没收地主的土地及其他应该没收的财产。规定没收征收的土地和财产一律经过清点登记、妥善保管,防止分散、打埋伏和肥私的行为发生。对于抗缴田契、隐瞒土地财产的不法地主进行说理斗争。
(4)分配土地财产。即对没收征收的土地、财产,除了必须收归国家所有的以外,统一由农民协会接收,按政策规定分配给无地少地及缺乏房屋和其它生产资料的贫若农民。对地主也同样分给一份,使他们能够依靠自己劳动生产,并在劳动中改造自己。分配的基本原则是:“农民团结互让,干部大公无私,目的有利生产,方法民主协商,分配公平合理,结果群众满意”。土地的分配一般是以乡计算土地平均数,以村为分配单位,以乡为调剂单位,在原耕的基础上,按土地的数量、质量及位置远近,用抽补调整的办法,按人口统一分配,不采取打乱平分的做法。分配程序采取先由农民代表与没收征收委员会讨论出分配方案,再召开各农民小组会议进行自报公议,然后由村农民协会审核修正,报乡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其它财产,以村为单位分配,不作全乡调剂。主要分配给无耕牛、无农具、无房屋的农户,不搞平均分配。
(5)检查总结。首先教育干部和积极分子克服麻痹思想和松懈情绪,明确检查总结的目的要求,然后由他们带领群众开展检查总结。通过检查总结,达到进一步发动群众,弥补土地改革中的不足之处。并在此基础上,端正政策,填发土地证,举行庆祝大会,有领导的转入组织生产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