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二)传统计划经济时期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二)传统计划经济时期

(二)传统计划经济时期

1958年11月, 国务院《关于农副产品、食品、畜产品、丝绸等商品分级管理办法的规定》 和1959年2月批转商业、粮食等六个部 《关于商品分级管理办法和目录的报告》, 进一步明确了一、二、三类商品的具体品种目录和中央同地方分级管理的权限。陕西省委、省人民委员会于同年10月转发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改进计划管理体制的决定》等五个文件, 并在全省范围内贯彻落实以后, 整个国民经济完全纳入了传统计划经济的轨道, 农村市场和农产品流通也同样在计划经济的框架内运转, 这种状况虽然在三年自然灾害和随后的国民经济调整期间政策有所变化, 但计划经济体制一直延续到改革开放前的1978年, 未作根本性的变革。
这段时期 (1958—1978年), 陕西省农村市场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1958年, 人民公社化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搞 “一大二公”, 挫伤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加上1959—1961年的三年自然灾害, 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主要农产品产量大幅度下降, 农村市场的发展受到极大影响。从1966年 “文化大革命” 开始, 一直到改革开放之前, 农村商业网点发展缓慢。工农业产品产量时增时减, 有限的生活消费品定量供应, 凭票凭证供应商品多达10种以上, 国合商业在农村市场基本成为单一经营渠道, 集市贸易采取减少集日、限制交易品种等严管措施, 农民出售自产农副产品受到诸多限制, 统、派购商品上市交易和长途贩运按投机倒把处理。这段时期 (1958—1978年), 陕西农村市场的主要特征是:
❶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虽在曲折前进中有所发展, 但增速有限, 仍处在自然经济和产品经济状态, 农产品商品率不高, 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增长缓慢, 农村购买力低。
❷由于农村市场和农产品流通都在国家计划指导下进行, 生产者和经营者缺乏生产 (经营) 自主权, 也没有自我发展、自我约束、优胜劣汰的竞争意识, 缺少活力。国合商业在农村市场形成一统天下, 经营渠道单一。
❸农村市场绝大多数商品长期处于短缺和供不应求状态,物价虽然稳定, 但不时出现人民生活必需品 “有价无货”和断档脱销现象, 价值规律对生产和市场供求的杠杆作用受到限制。
❹工农产品交换和城乡物资交流只能维持在较低水平, 也影响了流通对农业生产和整个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

☚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   (三)改革开放时期 ☛
0002737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6:0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