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二)乡镇企业贷款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二)乡镇企业贷款

(二)乡镇企业贷款

安徽乡镇企业(1984年前称社队企业)起步迟,发展慢。1958年,农村人民公社成立后,掀起大办工业热潮,公社和大队办的拖拉机站、机电排灌站、农机维修、粮棉油加工、种植和养殖等工副业的社队企业应运而生。年底,全省社队企业贷款余额271.7万元。到1961年底,全省社队企业贷款余额667.1万元。公社在“大跃进”中办起的小工厂,经营亏损,已经难以维持生产,大批企业下马,贷款无法偿还。“文化大革命”初期,全省各地银行对社办企业放松信贷监督和资金管理,再加之社办企业自身资金不足和经营管理不善,贷款逐年上升,1970年末,社队企业贷款余额达1 885.5万元,比1965年末增长1.5倍。1971年末,社队企业贷款余额降至最低点,仅271.9万元。直到1977年,年末社队企业贷款余额也只有547.6万元。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全省农业银行增放贷款,积极扶持乡镇企业发展。1980年,全省农业银行发放乡镇企业贷款9 361.5万元,比1979年增加5 832.2万元,增长1.65倍,其中放出设备贷款3 030.1万元,增长2.35倍。1986年,全省农业银行改变了长期以来把乡镇企业贷款当作农业贷款看待的做法,贷款逐月增加,年末农业银行乡镇企业贷款增加2.51亿元,比1985年增加3.8倍;年末的贷款余额由1985年的3.6亿元增加到6.2亿元。1989—1993年间,全省农业银行发放乡镇企业贷款由14.35亿元提高到55.05亿元,5年累计发放乡镇企业贷款158.62亿元。农业银行在发放贷款中,通过调整贷款结构,逐步提高一、二类企业贷款比重,坚持金融和科技相结合,采取“抓两头、带中间”办法,集中资金支持全省乡镇企业快速发展。安徽1978—1994年乡镇企业贷款余额见表2-2-6。

表2-2-6 农业银行乡镇企业贷款余额单位: 万元
年份余额其 中
生产费用生产设备
1978
1980
1985
1990
3 920.6
9 853.4
30 709.7
107 862
2 689.7
5 296.2
21 819.3
78 474
1 230.9
3 927.2
8 890.4
26 617
1991
1992
1993
174 416
206 344
260 107
  
1994222 435141 178.581 258.5
☚ (一)农业信贷资金   (三)农村商业贷款 ☛

(二)乡镇企业贷款

(二)乡镇企业贷款

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 银行对人民公社兴办的社队企业开始贷款支持。80年代初, 社队企业改为乡镇企业, 银行贯彻党和国家对乡镇企业制定的 “积极扶持, 合理规划, 正确引导,加强管理” 的方针, 采取多种类贷款的措施, 给予支持。有流动资金贷款、固定资产贷款、专项贷款、科技开发贷款、星火计划贷款等。同时还开办了贴现贷款、特种贷款以及外汇贷款等。并实行了合同管理、期限管理、目标管理、限额管理、档案管理和规范化管理 (表2-2-8)。

表2-2-8 1958—1995年乡镇 (社队) 企业贷款


单位: 万元

年 度贷款累计发放额年末贷款余额
合 计银 行信用社合 计银 行信用社
1958
1959
1960
1961
1962
1963
1964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428
880
1 119
1 500
2 854
5 417
8 785
11 226
 428
880
1 119
1 500
2 854
5 417
8 785
11 226
250
583
768
1 030
1 725
2 916
4 659
5 766
 250
583
768
1 030
1 725
2 916
4 659
5 766
197913 588 13 58823 40016 8866 514


(续)

年 度贷款累计发放额年末贷款余额
合 计银 行信用社合 计银 行信用社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47 127
341 460
58 142.5
67 218.4
115 568.3
149 039.4
227 160
329 999
221 325
233 369
311 877
447 101
612 482
753 838
734 969
946 808
25 115
21 466
24 927
27 684
48 441
65 541
106 773
155 599
100 198
85 603
100 717
157 299
174 522
198 451
159 091
259 955
22 012
31 999.4
33 215.5
39 534.4
67 127.3
83 498.4
120 387
174 400
121 127
147 766
211 160
289 802
437 960
555 387
575 878
686 853
32 070
34 000.9
28 766.3
40 001.7
73 042.5
100 482.6
177 702
241 744
264 292
294 389
347 820
431 504
593 750
768 366
1 035 970
1 309 234
22 351
22 669
27 455
27 355
47 162
68 216
115 712
147 103
162 783
165 910
181 037
211 764
212 182
258 503
379 423
453 892
9 719
11 331.9
13 011.3
12 646.7
25 880.5
32 266.6
61 990
94 641
101 509
128 479
166 783
219 740
381 568
509 863
656 547
855 342
☚ (一)农业信贷   (三)农村商业信贷 ☛

(二)乡镇企业贷款

(二)乡镇企业贷款

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银行对人民公社兴办的社队企业开始贷款支持。80年代初,社队企业改为乡镇企业,银行贯彻党和国家对乡镇企业制定的“积极扶持,合理规划,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方针,采取多种类贷款的措施,给予支持。有流动资金贷款、固定资产贷款、专项贷款、科技开发贷款、星火计划贷款等。同时还开办了贴现贷款、特种贷款以及外汇贷款等。并实行了合同管理、期限管理、目标管理、限额管理、档案管理和规范化管理(表2-2-9)。

表2-2-9 1958—1990年乡镇(社队)企业贷款

单位: 万元

年 度贷款累计发放额年末贷款余额年 度贷款累计发放额年末贷款余额
合 计银 行信用社合 计银 行信用社合 计银 行信用社合 计银 行信用社
1958
1959
   332
946
332
946
 1960
1961
   1 235
1 212
1 235
1 212
 

(续)

年 度贷款累计发放额年末贷款余额年 度贷款累计发放额年末贷款余额
合 计银 行信用社合 计银 行信用社合 计银 行信用社合 计银 行信用社
1962
1963
1964
   811
658
528
811
658
528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4 259
16 249
24 259
27 773
48 678
47 386
86 710
118 626
122 441
93 121
119 586
10 882
10 951
14 222
15 374
19 247
25 020
55 143
73 409
76 555
50 259
61 980
3 377
5 298
10 037
12 399
29 431
22 366
31 567
45 217
45 886
42 862
57 606
12 321
16 672
23 320
27 048
44 096
49 600
79 472
104 758
117 264
127 758
158 488
10 836
14 279
17 395
20 254
26 585
34 672
56 860
73 388
81 895
82 228
95 063
1 485
2 393
5 925
6 794
17 511
14 928
22 612
31 370
35 369
45 530
63 425
1971
1972
1973
  79
20
145
607
863
782
528
765
712
79
98
70
1974362362 726726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1 266
3 018
3 147
3171
5 033
869
2 520
2 341
2 545
4 397
397
498
806
626
636
1 173
2 785
3 556
5 048
6 420
1 042
2 622
3 387
4 890
6 251
131
163
169
158
163
☚ 5.国营农场职工家庭农场贷款   (三)商业信贷 ☛

(二)乡镇企业贷款

(二)乡镇企业贷款

人民公社成立后,为发展工业生产,银行开始发放公社工业贷款。后来扩大范围,统一发放社队企业贷款。1984年社队企业贷款再度扩大范围,改为乡镇企业贷款。
1958年,公社工业贷款主要是支持农业以外的生产性贷款。1960年社办工业贷款指标单设,但规定只用于解决公社一级举办的工业流动资金需要,不发放基本建设贷款,对生产队工业规定由一般农贷解决。以后,公社工业贷款改为社队企业贷款。“文化大革命”时期,社队企业贷款数量很少。1975年,人民银行总行明确其范围是:社队办的农业性质的企业、直接为农业服务的企业、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社队办的其他企业。自此以后,社队企业贷款有所增加。1976—1978年,社队企业贷款余额每年增加100万元左右。
1979年,人民银行总行规定,凡实行独立核算,拥有一定数量自有资金,亏损有弥补来源,在银行开立帐户的社队企业,均可予以支持。在社队企业调整和整顿中,农行、信用社主要支持了农副产品加工、建材、小水电、采矿、饮食服务、运输、乡镇企业供销公司的生产和流通等方面的资金需要,支持现有企业进行挖潜改造,对新建厂贷款从严掌握。1980—1983年累计发放1.14亿元。1985年全国紧缩信贷,新疆也进行了清理和压缩,对短线产品予以支持,对长线产品和一般加工工业贷款,不论是否超过计划,都在压缩之列。
1986年以后,乡村工业贷款对象为乡(镇)、村办和联户办、乡(镇)村联办及与国营工业、外资、其他经济组织联办的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和供销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分为基金贷款、限额贷款、临时贷款;固定资产贷款分为新建企业设备贷款、老企业技术改造贷款和大修理贷款。“七五”期间,乡镇企业信贷重点支持了轻纺、食品等以农牧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电力、能源建设及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第三产业,支持产品有销路、有竞争力的企业,支持一县(乡)一品的龙头产业的系列产品开发项目。
1991年乡镇企业贷款由农业贷款的管理办法向工业贷款的管理办法转变,对乡镇企业固定资产贷款实行项目管理和合同管理。贷款重点向乌鲁木齐、昌吉、巴音郭楞、塔城、喀什、伊犁等几个地州倾斜。1992年“全国星火计划暨专利技术乌鲁木齐展销洽谈会”召开,农业银行支持了169个项目,落实了1.5亿元贷款规模和资金,促进了乡镇企业的大发展。1995年末,全区农行、信用社乡镇企业贷款余额达到21.54亿元,比1979年增加147.7倍,年均增长36.7%。详见表3-2-6。

表3-2-6 乡镇企业贷款年末余额


单位:万元

年 份合 计银 行信用社年 份合 计银 行信用社
1958
1962
1965
11
79
14
11
79
14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3 961
25 785
39 104
38 189
49 432
52 006
81 765
115 711
162 473
215 367
12 738
20 124
28 869
29 691
37 350
38 346
64 817
93 781
136 375
182 348
1 223
5 661
10 235
8 508
12 082
13 640
16 948
21 930
26 098
32 959
1976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367
1 448
2 363
4 251
2 590
3 331
6 130
7 304
341
1 350
2 188
4 009
2 346
3 071
5 289
6 361
26
96
175
242
244
260
841
943
☚ (一)农业贷款   (三)农村商业贷款 ☛
0002083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2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