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二)乡镇企业贷款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二)乡镇企业贷款 (二)乡镇企业贷款安徽乡镇企业(1984年前称社队企业)起步迟,发展慢。1958年,农村人民公社成立后,掀起大办工业热潮,公社和大队办的拖拉机站、机电排灌站、农机维修、粮棉油加工、种植和养殖等工副业的社队企业应运而生。年底,全省社队企业贷款余额271.7万元。到1961年底,全省社队企业贷款余额667.1万元。公社在“大跃进”中办起的小工厂,经营亏损,已经难以维持生产,大批企业下马,贷款无法偿还。“文化大革命”初期,全省各地银行对社办企业放松信贷监督和资金管理,再加之社办企业自身资金不足和经营管理不善,贷款逐年上升,1970年末,社队企业贷款余额达1 885.5万元,比1965年末增长1.5倍。1971年末,社队企业贷款余额降至最低点,仅271.9万元。直到1977年,年末社队企业贷款余额也只有547.6万元。
☚ (一)农业信贷资金 (三)农村商业贷款 ☛ (二)乡镇企业贷款 (二)乡镇企业贷款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 银行对人民公社兴办的社队企业开始贷款支持。80年代初, 社队企业改为乡镇企业, 银行贯彻党和国家对乡镇企业制定的 “积极扶持, 合理规划, 正确引导,加强管理” 的方针, 采取多种类贷款的措施, 给予支持。有流动资金贷款、固定资产贷款、专项贷款、科技开发贷款、星火计划贷款等。同时还开办了贴现贷款、特种贷款以及外汇贷款等。并实行了合同管理、期限管理、目标管理、限额管理、档案管理和规范化管理 (表2-2-8)。 表2-2-8 1958—1995年乡镇 (社队) 企业贷款
☚ (一)农业信贷 (三)农村商业信贷 ☛ (二)乡镇企业贷款 (二)乡镇企业贷款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银行对人民公社兴办的社队企业开始贷款支持。80年代初,社队企业改为乡镇企业,银行贯彻党和国家对乡镇企业制定的“积极扶持,合理规划,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方针,采取多种类贷款的措施,给予支持。有流动资金贷款、固定资产贷款、专项贷款、科技开发贷款、星火计划贷款等。同时还开办了贴现贷款、特种贷款以及外汇贷款等。并实行了合同管理、期限管理、目标管理、限额管理、档案管理和规范化管理(表2-2-9)。 表2-2-9 1958—1990年乡镇(社队)企业贷款 单位: 万元
(续)
☚ 5.国营农场职工家庭农场贷款 (三)商业信贷 ☛ (二)乡镇企业贷款 (二)乡镇企业贷款人民公社成立后,为发展工业生产,银行开始发放公社工业贷款。后来扩大范围,统一发放社队企业贷款。1984年社队企业贷款再度扩大范围,改为乡镇企业贷款。 表3-2-6 乡镇企业贷款年末余额
☚ (一)农业贷款 (三)农村商业贷款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