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三)经济效益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三)经济效益 (三)经济效益1990年,年末固定资产原值49 963万元,固定资产净值39 391万元,定额流动资金年平均余额41 600万元。利润总额5 016万元,税金2 769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为6 432元,比1985年增长11.7%,比1978年增长107.6%。职工人均收入1 522元。 表3-8-2 1985—1990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单位:万元
☚ (二)社会经济情况 (四)企业类型与产业结构、产品结构 ☛ (三)经济效益 (三)经济效益移民基地建设带来的经济效益是多方面的,既有移民脱贫致富,增加社会财富的直接效益,又有宽松原籍资源,为其他建设项目配套的间接效益。首先,投资效果好。按目前已安置的人口和开发面积,亩均投资300元左右,人均投资1 000元上下,若按目前形成的固定资产(不包括土地),建设早的固原大战场、泾源芦草洼和彭阳马家梁移民基地都已超过了投资额。其次,把贫困低收入移民从社会负担转变为国土资源开发的积极力量。移民群众在开发区安了家,种了地,产量一年比一年高,既稳定地解决了自身温饱,脱贫后对国家还有贡献。仅有5 000多人规模的马家梁移民基地,每年交售国家余粮20多万公斤。芦草洼1984年开发初期只生产12万公斤粮食,1994年增长到618. 3多万公斤,有的群众把吃不完的粮食运回原籍,帮亲济邻,有力支援了原籍受灾户。第三,加快了原籍未迁群众的脱贫步伐。同心县喊叫水乡高岭村,向开发区搬迁200多人后,全村退耕种草300公顷,造林40多万株,人均610株,发展羊1 300多只,菜牛60多头,1990年人均收入达450元,是1980年的9. 5倍。第四,使已建水利工程充分发挥了利用效益,为13.33万公顷新灌区开发创造了有效的组织形式和途径。大战场、马家梁开发区使同心扬水工程全面发挥效益,芦草洼、潮湖开发区使西干渠、二农场渠水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千年沉睡的荒地变成了田园。 ☚ (二)生态效益 三、主要举措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