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三)整党整风、整顿组织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三)整党整风、整顿组织

(三)整党整风、整顿组织

新中国成立初期,广西农村中的基层党组织不仅数量少,而且严重不纯。为提高党支部的战斗力,使党组织在群众中生根,1951年8月广西省第二次组织工作会议要求,在1952年春至1953年上半年进行整党,整党的方法是结合减租退押及土地改革进行。主要目的是从组织上、思想上分清敌我,清理异已分子,基本上纯洁党的组织,并初步提高党员的政治觉悟及积极性,发现培养好的党员,参加和领导运动,以顺利完成减租退押和土地改革。通过整党,收到很好的效果。大部分党员有一定的阶级觉悟,在阶级斗争和生产建设中起模范带头作用,增强了党支部的战斗力。据1954年4月统计,在农村4 000多个支部中,好的占37%,较好的占55%,差的占8%。
1956年,农村实现农业合作化后。为适应形势的发展,1957年5月17日,中共广西省委决定在各级党委中开展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为主题,以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主观主义为内容的新整风运动。整个运动至1958年初基本结束。经过全民整风运动,提高了党员和农民思想觉悟。1957年冬,出现了广大农民日夜奋战,掀起一个兴修水利、养猪积肥和改良土壤为中心的农业生产高潮。
1958年“大跃进”以后,广西还进行过多次整党整风和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整顿。其中,主要是1961年的整党整风,1964年农村的“四清”运动和1969年的整党建党。
1983年10月,中共自治区委召开四届七次全会,学习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会议通过了关于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中央整党指示的决议。1984年2月广西开始进行全面整党。1986年9月村级整党全面铺开,1987年4月结束,历时8个月。
这次整党按照中央整党决定的基本任务、方针、政策和方法,紧密结合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结合改革开放、搞活经济,结合处理本地区、本部门的“文化大革命”遗留问题进行。农村整党着重深入进行形势和政策教育,提高党员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坚持改革,坚持社会主义,带领群众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同时深入进行党纪和法制教育,认真处理少数严重违法乱纪的党员。
全自治区农村参加这次整党的行政村党支部共有14 387个,党员62.31万名。通过整党,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普遍得到提高。整党后党员好的和比较好的已由整党前的34%上升到57%,差的和比较差的党员由整党前的16%下降到6%。整党中,不予登记的党员12 498人,缓期登记的22 074人,开除党籍的1 675人,给予党纪处分的4 087人。结合农村整党,对60万农民党员档案进行了全面清理,建立健全了各种党建制度,大大增强了农村党支部的活力。
1991年后,在整党基础上,广西农村普遍开展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即“社教”)主要是针对部分农村党支部处于后进状态。约占支部总数的17.37%,班子软弱涣散,党员理想信念和党性观念淡薄,纪律松弛,起不到先锋模范作用,各项工作长期落后等状况,中共自治区委要求在1990年底以前,分期分批做好整顿工作,争取在一二年内,使后进党支部有明显的进步,落后村的面貌的明显改变。整顿后进支部的做法是:各级党委主要领导亲自抓,抽调干部驻村包点具体抓;选配好支部班子,特别是支部书记;帮助后进村发展集体经济;帮助村级组织完善工作制度。经过整顿,1992年底后进党支部由1990年的17.37%下降到6.6%;有60%的后进支部已发生明显变化;有21%的后进支部初步改变了后进面貌。在整顿中共调整支部书记899人,占总数的34.9%;调整支委2 448人,占总数的15.73%,还对2.3万多个村民委、共青团等村级组织作了整顿、充实和健全,使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增强了整体功能,提高了党员的思想觉悟和党支部的威信,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农村社会和经济发展。

☚ (二)农村党支部   二、农村发展党员和党员作用 ☛
0001544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4: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