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三)振兴时期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三)振兴时期 (三)振兴时期1978—1996年“文革” 结束,林业战线进行了拨乱反正,清除左的影响,落实了林业政策,进行了林业 “三定” (即稳定山林权,划定自留山,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对无偿划拨的集体、个人的林地进行了清退,恢复建立了16个国营林场管理局,将国营林场全部收归省里管理。这些措施对于稳定发展民营林业和加强国营林场的管理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1984—1985年制定了林业政策若干规定,规范林业政策,并于1989年批转了 《省林业厅关于国有林地定权发证工作情况和意见的报告》,对新中国成立后各历史时期的林权作出了明确规定,有效地整顿了林业生产秩序。河北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林业发展指导思想,制定了林业发展战略,即深化改革,发挥优势,突出效益,把发展林业与发展地方经济、与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相结合,把宏观布局体现生态效益与微观实施体现经济效益相结合,把大环境绿化与建设林果特产基地相结合,逐步建立起具有河北特色的林业体系,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根据这一指导思想,生产调整了全省林业建设的规划和布局,明确了总体目标是建成 “四个体系” (“三北” 和首都周围防护林体系、太行山防护林体系、平原农田防护林体系、沿海防护林体系);三个基地 (用材林基地、果品基地、林特产品基地)。为实现这个总体规划目标,在政策上,实行了多种形式的林业生产责任制,在林业 “三定” 的基础上,进行复核验证,完善稳定林业政策; 对国营林场在划分经营类型的基础上,调整了管理体制,实行省、地(市)、县三级管理。从而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和各地(市)、县发展林业的积极性,确立了国家、集体、个人一起兴办林业的机制。在具体实施上实行造林、治理、开发三位一体,统筹安排,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有机结合。从1986年开始,河北省林业建设在总结 “三北” 防护林一期工程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在全省生态林业工程建设和林果基地建设中,实施工程化管理 (即按项目规划,按规划设计,按设计施工,按标准检查验收,按验收结果给予补助,坚持上规划、上质量、上水平、上效益),人工造林进入了工程造林的新阶段,每年工程造林面积占人工造林面积的60%以上,解决了以往造林面积不实、质量不高的问题,使全省造林的质量、效益和速度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基地建设面积核实率平均达95%以上,造林成活率达75%以上; 平均造林保存面积12.45万公顷,是新中国成立后35年间年均保存面积的3.7倍。 ☚ (二)在困难中保持发展 二、林地所有制与林种结构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