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三)建筑业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三)建筑业 (三)建筑业全省农垦1995年有15个建筑企业,其中三级企业2个。共有职工1 909人。拥有固定资产1 500万左右,挖掘机、推土机、铲运机、起重机等各种机械设备105台。1995年施工建筑面积15.3万平方米,年产值8 957万元。 ☚ (二)工业 (四)第三产业 ☛ (三)建筑业 (三)建筑业农村建筑队早在六七十年代就已诞生,但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被当成“野马副业”受到批判。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虽然被摘掉了“野马副业”的帽子,但出县进城仍受到诸多限制。1985年以来,乡村集体建筑队陆续评定了资质等级,并注意对职工进行技术培训,同时经乡镇企业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考核,评定了一批乡镇建筑技术人员的技术职称。特别是在政策上实行放开搞活,允许外出进城参加投标承包工程,从而适应了城乡建筑事业发展的需要,乡镇企业的建筑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1992年乡镇建筑企业发展到2.84万个,企业人员30.78万人,房屋竣工面积1 411.89万平方米,总产值27.86亿元,总收入26.91亿元。占全自治区乡镇企业总收入的8.91%。 ☚ 5.支农工业 (四)第三产业 ☛ (三)建筑业 (三)建筑业1958年人民公社时期, 农村手工业中的泥、木、石匠组成修建队, 承担农村建房修房及农田水利工程建设, 作为公社长年性集体副业项目。80年代初期, 贵溪县的社队建筑队进城承包建筑工程被突破以后, 全省各地纷纷仿效贵溪县办法,组建社队建筑工程联合公司, 投资装备施工机械, 招聘工程技术人员, 培训职工队伍, 下功夫提高建筑施工水平, 促进了社队建筑队伍的建设和素质提高。1984年, 开放建筑市场, 实行建筑工程招标制度, 允许符合条件的个体、联户办建筑施工企业进入城镇投标承包工程, 迫使社队集体建筑企业进一步提高素质, 增强竞争能力。1985年, 全省有1 573个乡、村两级建筑企业获得三级以上资质证书, 占总数的68.15%。1989年10月, 国家建设部、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审定, 临川、广丰、瑞金3个县列为第一批国家建筑劳务输出基地。进入90年代,乡镇建筑施工企业, 从过去单一的房屋建筑, 发展到与土建相配套的建筑安装、装璜、涂料、金属材料加工、水泥预制件的生产经营; 从民房建筑发展到工业建筑、矿井施工、公路桥梁、铁路涵洞、园林装饰,以及房地产开发, 向多功能、综合性、现代企业的方向发展。到1995年, 全省乡镇建筑施工企业87 011个, 建筑竣工面积9 490万平方米, 完成施工产值占全省乡镇企业总产值的9.23%。其中: 乡、村两级施工企业2 706个, 施工产值占全省乡镇建筑产值的50.56%。 ☚ 11.工艺美术品制造业 (四)交通运输业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