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三) 宁绍平原粮畜渔油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三) 宁绍平原粮畜渔油区

(三) 宁绍平原粮畜渔油区

本区位于钱塘江和杭州湾之南,会稽山、四明山和天台山北麓。包括萧山、绍兴、上虞、余姚、慈溪、鄞县、奉化和宁波市的海曙、江东、镇海等县(市、区)的平原部分。土地面积4 699平方公里,占全省的4.67%。1992年总人口390.87万人,占全省的9.12%。耕地面积13.20万公顷,占全省的7.81%。本区是浙江省人口密度较大,农业集约化水平较高,粮畜渔油全面发展,乡镇企业发达,农村经济富庶的一个农业区。
1.农业资源条件。
(1)地形平坦,土地生产力较高。本区地貌类型以平原为主,少量丘陵相嵌其间。以曹娥江为界,其西北面为萧绍平原,东南为姚慈和宁奉平原,海拔在10米以下,近山前地带地势特别低洼,为泻糊——湖沼淤积平原。耕地以水田为主,面积14.10万公顷,占耕地面积的84. 8%,土壤肥力条件较好,粮食产量较高,是浙江省主要粮食生产基地之一。本区河网密布,湖泊众多,内陆水域面积6. 33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3. 04%,水深适宜,水质肥沃,是发展水产和水禽的宝贵资源。
(2)气候温和湿润,光照充足。本区热量条件比杭嘉湖平原优越,农事季节稍宽。年平均气温16. 1—16.5℃,≥10℃年积温5 100—5 250℃; 年日照时数1 900—2 100小时,年太阳辐射量4 522—4 605兆焦/平方米; 无霜期235—240天; 年降水量1 370—1 600毫米。光热水组合条件适宜发展三熟制。由于本区冬季极端最低气温较低,因此喜温的柑桔等常绿果树一般不适宜种植。台风、暴雨、连阴雨等是本区主要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常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
(3)城镇密布,交通便利。本区内有我国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的宁波市和历史名城绍兴市,城镇密度较高,广大农村还有众多的小集镇和农贸市场,初步形成了以城市为中心,以建制镇为纽带,以小集镇和农贸市场为基础,联结千家万户的经济网络。杭甬铁路、杭甬运河自西向东横贯本区,浙赣铁路途经本区西部。随着宁波港的对外开放和宁波机场的建成,本区与国内外的交通网络更趋完善,为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2. 农业状况。
(1)种植业以粮油生产为主,集约化程度高。本区是浙江省粮油的重点产区,广大农民有精耕细作、集约经营的传统经验,粮油生产水平较高。1992年,全区粮食播种面积33. 13万公顷,总产173. 35万吨,占全省的10.92%; 每公顷播种面积产量比全省平均水平高366公斤。油菜籽播种面积3.90万公顷,总产7.07万吨,每公顷播种面积产量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79公斤。多种经营发展较快,一批名特优产品,如余姚、萧山的杨梅,鄞县的席草,绍兴的麻鸭和浙东白鹅等畅销国内外市场。
(2) 水域广阔,水产养殖业有较大发展。本区水域面积大,水质肥沃,生物饵料丰富,是浙江省淡水鱼集中产区之一。其中绍兴市的外荡养鱼单产居全省首位。
(3) 乡镇企业发达。1992年,本区共有乡镇企业5.4万家,乡镇企业总产值约145亿元,主要行业有纺织、机械、化工、食品等。
本区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是: 农田基本建设尚未达到高产稳产的要求;农业环境污染日益加重;淡水资源日趋短缺。
3.农业发展方向和主要措施。本区在建设好粮油基地,确保粮油产量稳定增长的基础上,面向国内外市场,积极开拓和发展内外贸需要的名特优产品;在城市郊区大力发展畜禽蛋奶鱼菜生产,使之成为城市副食品基地;坚持城乡协调、工农结合发展经济的路子,巩固、提高乡镇企业。
(1) 增加农业投入,不断改善生产条件。充分发挥本区乡镇企业发达、经济实力较为雄厚的优势,采取多种形式支持农业,尤其要支持粮食生产的发展。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重点是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造奉化江、余姚江、甬江两岸的大片中低产田,通过改善农田排灌设施,降低地下水位,增施有机肥料,提高土壤肥力,使之成为高产、稳产的商品粮基地。
(2) 切实控制污染,保护环境。为了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对已造成环境严重污染的企业要限期治理;注意合理布局乡镇工业,发展无污染或轻污染的乡镇企业,坚决制止未经过处理的工业“三废”的直接排放;在指导思想上,要处理好工业与农业、生产与生态、长远与当前的关系,为农村经济协调发展创造条件。
(3) 搞好城镇建设,健全服务体系。本区商品经济发达,众多的小城镇不仅是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而且是联系城乡的纽带,商品交换的场所。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其地位和作用将日益突出,要把搞好小城镇建设作为振兴农村经济的一个重要方面来抓,要通过全面规划,合理布局,搞好交通、水电、商业网点的建设,引导农民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乡镇企业和服务行业,健全服务体系,推动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4) 加强农副产品商品基地建设。本区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名特优产品资源丰富,可因地制宜建立多种农产品基地。首先要把粮油基地建设好,确保城乡人民生活的需要。同时要积极开发利用资源,发展创汇农业。各类商品基地建设要合理布局,适当集中,面向国内外市场,注重适销对路,提高产品质量;要把种养加三者结合起来,提高经济效益。

☚ (二) 杭州湾两岸滨海平原棉麻菜渔区   (四) 浙西丘陵山地林茶粮区 ☛
0002249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4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