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南疆片
1.楼兰遗址。位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罗布泊西岸,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楼兰王国从公元前176年始见记载,到公元630年消亡,曾是历史上的“千古之谜”。本世纪初,古城始见于世。经考古发掘,发现了城中有土台、佛塔和大量的古钱币、铜器、木简残片、厚陶缸片等古代器物。该城为古代“丝绸之路”南路的必经之地,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2.克孜尔千佛洞。位于拜城县克孜尔乡的明屋达格山,始凿于公元3世纪,是我国四大石窟之一,也是我国修建最早的大型石窟群,目前有编号236个窟。特殊的窟室结构和壁画艺术风格,反映了龟兹佛教文化的盛况,代表了龟兹历史及“丝绸之路”艺术的水平,是我国第一批重点保护的文物。
3.苏巴什佛寺遗址。位于库车县境内,是新疆最大的佛寺遗址,建于南北朝一唐代。遗址在铜厂河两岸,总面积约18万平方米,以佛塔建筑群为中心,四周建有庙宇、洞窟、殿堂等保存完整的遗址。曾发现不少珍贵文物,如绘画舍利盒、犍陀罗风格的佛像模具、彩绘木棺、彩陶罐等,是研究龟兹文化的重要资料。
4.阿巴霍加墓(香妃墓)。位于喀什市东郊,是一座典型的伊斯兰式古墓建筑,始建于1640年。最初阿巴霍加(伊斯兰教白山派著名首领)葬于此,后相传清乾隆皇帝的香妃死后也葬于此,故得名“香妃墓”。阿巴霍加墓高超的建筑技术和艺术风格,表现了维吾尔族的天才和智慧,吸引着大批的中外游客前来观光。
5.艾提尕尔清真寺。位于喀什市中心,是我国和中亚地区最大的清真寺,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该寺由礼拜堂、教经堂、门楼和其它一些附属建筑物组成,总面积约1.68万平方米,建筑宏伟,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可同时容纳五六千穆斯林群众做礼拜。
6. 徕宁城。地处喀什噶尔河北岸,其遗址位于疏附县的色满乡,系大小和卓家族之果园,清乾隆二十年(1762年) 修筑,道光年间,毁于战火。
7. 莫尔佛塔。位于疏附县伯什克然木乡,在喀什市东北约30公里处,是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唐和唐以前佛教文化遗存。现存两座土塔,是研究新疆佛教史的重要遗迹。
8. 石头城。位于塔什库尔干县城以北,为唐代遗址,是古代 “丝绸之路”上极有战略地位的城堡。
9. 巴音布鲁克草原。位于天山中部尤勒都斯盆地,属和静县。草原水草丰茂,资源丰富,河流在盆地中千回百转,形成了一连串湖泊和沼泽。独特的环境成为珍贵水禽天鹅的避暑胜地,自治区已将巴音布鲁克划为天鹅自然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