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三)农用塑料薄膜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三)农用塑料薄膜

(三)农用塑料薄膜

1.推广使用。安徽于1964年开始试用农用塑料薄膜。当年安徽省农业厅免费供应1.2吨,安排20个县市,34个点(科研单位13个,农技推广部门21个)进行保温育秧试验。1965年,扩大使用农膜的试验、示范工作,1967年,使用量达到136吨。1968年以后,随着双季稻面积的迅速扩大,早稻育秧,“三水一红”(即水葫芦、水花生、水浮莲和红萍)越冬保种,山芋、棉花、烟草、蔬菜育苗等面积逐年大幅度增加,农用薄膜的使用量急增,由1968年1 072吨增到1976年的5 399吨。1979年安徽因上一年旱情严重,不少地方农业生产“改水为旱”,调整了种植结构,农膜使用量锐减,年使用量减到3 299吨。1980年,安徽开始试验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增产效果显著,到1984年全省农膜使用量4 303吨,其中地膜1 338吨。1986—1994年,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被列为安徽省农业增产推广应用的重点技术之一,在粮食、经济、水果和蔬菜等作物种植上得到大面积的应用。特别是1990年以后,随着高产高效优质农业的发展,农膜覆盖栽培技术给农民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农膜(地膜、大、小棚农膜)使用量逐年大幅度增加,1994年达到19 630吨,比1983年的5 154吨增长281%。
2.使用水平。安徽农用地膜的使用发展迅速。1983年,全省农作物地膜覆盖面积仅为4.03千公顷;1986年,增加到79.3千公顷,比1983年增长18.7倍;1994年,达到180.7千公顷,比1986年增长了127.9%。其中早稻育种地膜覆盖面积34.7千公顷,占早稻秧田面积36.7千公顷的94.5%;棉花育苗面积13.3千公顷,占总育苗面积14.1千公顷的94.3%;春花生地膜覆盖10千公顷,占花生总播种面积153.3千公顷的6.5%;山芋地膜育苗6.67千公顷,占育苗总面积20千公顷的33.3%;烟草地膜覆盖4千公顷,占总播种面积22.7千公顷的17.6%;药材3.33千公顷,占总种植面积23.33千公顷的14.3%;蔬菜32千公顷,占总种植面积313.3千公顷的10.2%;西瓜48千公顷,占总面积84.7千公顷的56.7%;春玉米18.7千公顷,占总面积453.3千公顷的4.1%;茶叶2.7千公顷,占总面积533千公顷的5%;水果育苗2千公顷,占总育苗面积8千公顷的25%。
3.使用效果。安徽地膜覆盖栽培对农作物有明显的增产效果,能增加产量三成、五成以至一倍以上。它在水稻、玉米、山芋、棉花、花生、蔬菜、瓜果、烟叶、药材及林木栽培上的广泛应用都表现出增产、增收的效果。“八五”期间,安徽农业生产依靠技术创造的新增经济效益中地膜覆盖发挥了25%~33%的作用。
据有关部门统计,1987—1994年,使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全省共增产粮食15亿千克,棉花9 231万千克,花生6 097万千克,蔬菜162.7亿千克,西瓜24.7亿千克,茶叶328万千克,烟草46万千克,促进了安徽农业的大幅度增长,共增加直接经济效益48亿元。

☚ (二)农药   二、化肥、农药、农膜经营 ☛

(三)农用塑料薄膜

(三)农用塑料薄膜

农用塑料薄膜(简称农膜)是一种新兴的农用生产资料,吉林省从50年代末开始试用。1958年延吉市长白公社新丰大队首先使用农膜进行水稻育苗试验,解决了无霜期短与生长期长的矛盾,促进水稻早熟增产。60年代,开始在水稻产区大面积推广应用。70年代中后期,随着农膜新品种研制投产,开始用塑料大棚栽培蔬菜,用聚乙烯农膜棚育苗,并进行蔬菜、水稻、花生等作物地面覆盖栽培技术试验。由于农膜的需求量增加,国家分配的农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开始使用外省生产的农膜和进口农膜。80年代,农膜大棚、地面覆盖栽培技术在全省全面推广和普及,覆盖作物有玉米、水稻、甜菜、烟草、人参、花生、西瓜等30多个品种。农膜新品种有超薄地膜、杀草地膜、黑双面地膜、银色反光地膜等。1983年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试验示范范围由蔬菜、经济作物发展到大田。双辽县良种场和王奔公社分别对6 A×208高粮和四单八玉米制种进行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试验,解决了有些高产品种当地不能制种和花期不育的问题,高粮6A×208覆盖比不覆盖早熟11天,产量提高36.6%,每亩增收80.85元。大田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应用,有效地解决了东部高寒地区无霜期短、产量低的矛盾,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随着农膜覆盖栽培技术水平的提高,农膜品种不断更新,并向多功能、高质量、低成本方向发展。

☚ 3.除草剂   二、使用水平 ☛
0001602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5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