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三)农村邮件投递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三)农村邮件投递

(三)农村邮件投递

新中国成立前, 湖南邮件除步班干线邮路沿线的邮件由邮局直接投递, 委办机构兼投少部分外, 其余均靠捎、转、带。
新中国成立后, 湖南各地在增加自编力量直投的同时, 因地制宜发展各种委办投递。1950年, 全省邮局乡邮员直接投递的路线, 逐日班的95条、间日班的104条; 区到乡、村间日班的72条、3日班的58条、4日班的23条、5日班的9条、无固定班期的6条, 除邮局乡邮员直接投递外, 还组织乡镇小学生义务投递。每3~10名学生组成一个通讯小组, 由学校指定品学兼优的学生担任小组长, 定人、定路线将平信和报纸由学生捎带到户。挂号信或包裹、汇款则由学生代送通知单。组织乡镇小学生义务投递, 扩大了邮件、报刊直投面, 但学生寒、暑假期间, 仍只能依靠邮政代办所或信报接转点委托便人捎转带。
1951年冬, 湖南省第一届第二次人民代表会议讨论并通过了在全省农村组织 “群众通讯网” 的决议, 由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内各地执行。至1952年底, 全省农村共组织 “群众通讯站”854处,增加群众投递邮路15.7万公里。
1955年, 农业合作化运动兴起, 农村报刊发行量大幅度增加。湖南省邮电管理局于当年12月1日报请湖南省人民委员会批准, 在全省农村以乡为单位,普遍建立“义务乡邮站”, 人员由各乡选派, 由农业生产合作社评工计分, 负责全乡报刊、邮件的投递。1956年, 全省农业生产合作社普遍建立后, 湖南省邮电管理局制订《湖南省农业生产合作社邮递员试行办法》, 在全省各个农村生产合作社普遍设立农业社邮递员。
1958年, 全省农村人民公社化后, 农村报刊、邮件增多, 投递范围进一步扩大。1965年9月起, 湖南省邮电管理局决定在农村投递工作中招收专职从事乡邮投递、一年一轮换的农村轮换工和不脱离农村生产, 只分出部分时间承包特定乡邮投递任务的委托包工, 并先在浏阳县沙市街、北盛仓、镇头市3个邮电支局试点, 尔后在全省逐步推行。与此同时, 不断健全和发展委办投递, 提高农村投递服务水平, 至1979年, 全省100%的农村人民公社和99.7%的生产大队实现直投。
1981年, 湖南省邮电管理局制订《湖南省邮政通信组织管理办法》, 全省农村邮路分为邮运路线和投递路线两种。县、市邮电局至农村邮电支局 (所) 及邮电支局 (所) 之间, 以运输报刊、邮件为主的邮运路线; 农村邮电支局 (所) 至生产大队 (行政村)、生产队 (村民小组), 以投递报刊、邮件为主的投递路线。
实施 《湖南省邮政通信组织管理办法》后, 全省农村邮政通信秩序进一步好转, 但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 邮政业务量猛增, 农村自办投递力量仍然严重不足。1984年, 湖南省邮电管理局决定在全省邮电部门推行安徽砀山、湖南澧县承包农村邮件运输和投递的经验, 承包农村邮运和投递, 统称为 “代办乡邮站”、“报刊发行站”或 “代办乡邮员”。承包形式有三种:
(1) 由农村乡、镇或行政村承包, 设代办乡邮站。这种形式与农村邮政代办所的性质相类似, 邮电部门将邮件传递、报刊收订和部分邮政业务承包给乡、镇或行政村, 付给一定的酬金, 凡是村民小组直投面小或行政村投递频次过稀, 而邮电部门又无法满足需要的,一般均采取这种承包形式。
(2) 以行政村为单位, 建立农村报刊发行站和固定代办乡邮员。凡报刊流转额达700元以上, 80%的农户订有报刊, 村民小组订有《湖南日报》等主要报刊的行政村, 建立报刊发行站, 固定专人担任代办乡邮员, 收订各种报刊, 将所辖范围的报刊和邮件投递到村民小组或收件人手中。
(3)设置私人代办乡邮员。这种形式适合投递面比较大的村民小组, 又需要进一步提高直投面或邮电部门乡邮员名额不足, 不能维持当地一般投递水平的地段。由邮电部门与代办人员签订代办合同书, 明确代办乡邮员承包邮路的起迄段落、班期以及邮电部门应该提供的工作条件和劳动报酬, 经司法局公证部门签证后生效。
1984年, 全省29个试点县(市), 共设有“代办乡邮站” 15个, “报刊发行站” 1 040个, 并有代办乡邮员107个承包农村邮运和投递路线2 165公里。经过试点, 1985年, 全省有73个县、市共建立代办乡邮站1.5万个, 私人承包农村邮路和投递路线5 823公里, 村民小组直投面由1961年的14.43%提高到45.7%。其余村民小组也基本上落实报刊、邮件的捎转任务。
“七五” 计划 (1986—1990年) 期间, 为适应邮政业务量不断增长的需要, 全省邮电部门在加强农村自办投递力量的同时, 进一步健全和发展委办投递,农村投递的总体服务水平有所提高。1990年, 全省农村投递路线总长度为21.39万公里。其中, 步班投递路线5.45万公里, 自行车投递路线15.79万公里, 其他机动车投递路线1 440公里, 全省通邮的乡镇3 360个, 通邮的行政村47 126个, 通邮面分别为100%和98.64%。
从1992年起, 全省邮电部门抓住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 国家改革开放步伐进一步加快的机遇, 实施“165”和 “718”通信工程, 通过进行邮区中心局体制的试点, 改革省内邮运网路结构, 优化区内邮运网路, 增强邮运能力, 加快了邮政通信特别是农村邮政网络的建设步伐。到1998年, 全省基本组建了省到地 (地到地)、地到县、县到乡投点的快速邮运网,全面实施了快、普邮件分运。基本做到了县市局和80%的快件开办点达到每日有两个以上的封、发运频次, 基本实现了快递邮件3个次日递。

☚ (二)农村电话   第九节 农业区划 ☛
0001363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2: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