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三)保卫社会主义建设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三)保卫社会主义建设 (三)保卫社会主义建设从1957—1966年,山东省农村治安问题和刑事犯罪活动波动较大。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公安机关依靠广大干部和群众,对地、富、反、坏及刑事犯罪分子进行了适时的打击。为加强农村户口管理,1959年经省委、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在人民公社设立了专职户籍员,组织力量对农村人口进行了全面普查,挖出漏网的反革命分子3 600多名,清查出四类分子2.5万余名,抓获了一批流窜犯、历史特务、潜伏特务,同时控制了人口外流,对促进生产发展起了积极作用。1963年以后到“文化大革命”以前,公安机关依靠群众力量,加强人民民主专政,对犯罪分子打击和教育改造相结合,把各类案件的发案压到了建国以后的最低限度。“文化大革命”时期,无政府主义泛滥,社会主义法制被践踏,公安机关被砸烂,农村社会治安秩序一度出现了混乱局面。 ☚ (二)保卫互助合作运动 (四)保卫改革开放 ☛ (三)保卫社会主义建设 (三)保卫社会主义建设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前后,广大农村治安形势较好,农业生产发展较快。3年自然灾害时期,刑事发案数量猛增。对此,各级政法机关依靠广大群众,强化对地、富、反、坏分子的监督改造,加强对各类刑事犯罪分子的打击,使农村刑事案件发案数迅速下降。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教育功能和政法机关职能的强化,农村的治安状况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平稳的时期。 ☚ (二)保卫互助合作运动 (四)保卫改革开放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