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70年代的发展阶段
根据全省畜牧业对畜禽品种发育的迫切要求, 湖南省农业厅、财政厅于1979年2月增拨专款, 用于扶植发展种畜禽生产。1979年, 湖南省畜牧局投资将原长沙市机械化养猪场改建为长沙市种猪场, 主要繁殖国外引进的瘦肉型良种猪。1970—1980年, 湖南省畜牧局、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长沙农校等有关单位陆续举办了猪的人工授精和牛冷冻精液人工授精技术培训班, 先后参加培训的专业干部217人, 使人工授精技术在部门得到了初步推广。这一时期, 以中约克夏猪为父本, 地方良种猪为母本, 生产杂种商品猪。在12个国营农场和岳阳、汨罗等铁路沿线的30多个县、市, 用大约克夏、长白等良种猪互相杂交, 生产外贸出口活大猪, 或以大约克夏、长白猪作父本与地方良种猪作母本, 进行杂交, 生产杂种商品猪, 均取得了较好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