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七)连阴雨灾害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七)连阴雨灾害

(七)连阴雨灾害

连阴雨是河南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以其造成气温偏低、湿度偏大和日照偏少为基本特征。在作物耕种等关键季节,如出现连阴雨天气过程,轻则延误农时,重则造成减产,甚至不能播种。
河南省连阴雨多出现在4月上旬至11月上旬,以7、8两月间发生连阴雨的机会较多,其次则为6月、7月和8月、9月间,4月份出现连阴雨的机会亦不少,5月、6月间亦可出现较多的连阴雨过程。河南典型连阴雨过程的天数以连阴4旬者为最多,占总次数的26%;其次为2旬和3旬,分别占总次数的23%;连阴5旬者占14%,连阴6旬者占7%;而连阴7旬和8旬者分别占总次数的2%和4%。以各旬连阴雨次数统计,则以7月下旬和8月上旬出现连阴雨最多,6月下旬至7月中旬为出现次多旬,4月中、下旬和8月中、下旬又次之,5月下旬和6月上旬有一相对出现较多时期。河南连降雨出现的季节特征是从春季的3月份开始出现,至秋季11月终止,在这段时间内的任何时段都可能出现连阴雨天气过程。
1.连阴雨天气地理分布。河南省春至初夏≥5天的连阴雨过程发生4~50次,年平均0.1~1.6次左右。豫北较少,为4~8次,其中新乡最少,为4次;中部14~18次;豫南多达40~48次。≥10天的连阴雨过程各地出现1~16次,年平均0.03~0.6次,豫北地区最少,出现机率约30年一遇;豫中、豫东及豫西南出现机率约10~15年一遇;豫南仅2年左右一遇;其余地区4~7年一遇。
春至初夏各级连阴雨的分布大致是,全省大部分地区出现一级连阴雨较少,一般发生1~7次,占连阴雨总次数的10%~30%;豫南信阳、固始一带一级连阴雨出现13~18次,占连阴雨总次数的30%~40%。二级连阴雨多数地区比一级连阴雨多出现1~14次,占连阴雨总次数的14%~70%左右,新乡30年一遇,西华15年一遇,驻马店及其以南地区2~3年一遇,其余各地4~7年一遇。三级连阴雨,北部出现2次左右,向南增至17次,各地三级连阴雨次数占连阴雨总次数的14%~50%,其中商丘、西华最多,分别占连阴雨总次数的56%和63%,出现机率北部10~30年一遇,西部2年左右一遇,其他大部分地区3~7年一遇。
秋季≥5天的连阴雨过程,各地共出现11~41次,年平均0.4~1.4次。出现机率仍以豫北较少,2年多一遇;豫南、豫西南、豫西较多,1年1~2遇;其余各地为1~2年一遇。≥10天秋连阴雨,各地出现3~16次,年平均0.1~0.6次。豫西鲁山、洛阳、栾川等地出现10次以上,信阳最多达16次,其他地区在10次以下。
全省春至初夏和秋连阴雨都以豫南信阳、汝南、固始及豫西洛阳、鲁山、栾川及郑州、西华出现较多。连阴雨过程的影响范围有时是局部性的,有时是全省大部分地区。全省性连阴雨(面积占全省面积的2/3以上),在1951—1985年间出现24次,平均近2年有1次全省性连阴雨,绝大部是持续时间≥7天的连阴雨,过程平均雨量超过70毫米,最大雨量达100~400毫米,发生地点常在鲁山、驻马店、永城、固始等地,其中以驻马店出现最多。局部性连阴雨全省各地每年均有发生,连阴雨日少则3~4天,过程雨量30~50毫米,多则10天以上,过程雨量超过200毫米。
2.连阴雨时间分布。河南春至初夏连阴雨出现的时间各地差别较大。豫北安阳≥7天的连阴雨过程多出现在4月18—22日,5月14—21日,频率为6%;其次是4月14—17日、23—24日、5月11—13日、22—29日、6月11—19日各时段出现较多,频率3%;其余各时段未发生过。≥10天长连阴雨以5月19—29日出现最多,频率为3%;而在其他时段均未出现过。郑州春至初夏,≥7天连阴雨以4月15—25日、5月14—21日、6月8—11日三个时段出现的频率最高,为6%~9%;其次是4月9—14日、4月26日至5月3日、5月22—26日、6月2—7日、12—15日出现频率为3%;其余时段未出现过。≥10天的春至初夏连阴雨出现的频率以4月16—21日最高,为6%;4月9—15日、22—24日、5月13—26日、6月2—11日、16—20日出现频率次之,为3%,其余时段也出现过。
秋连阴雨过程出现的时间差别也较大,安阳≥7天的连阴雨以9月6日—12日出现频率最高,达11%;其余(除10月26至11月3日未出现外)时段出现频率3%~9%。≥10天连阴雨在9月8—19日、22—30日出现频率最高,为6%;其次是9月1—7日、20—21日、10月1—10日,频率为3%;其余时段未出现过。郑州≥7天连阴雨以9月16—18日、9月28日至10月2日、10月12—16日出现频率最高,为11%~14%;10月21日至11月2日、11月10—18日、26—30日出现频率不足3%;其余时段出现频率6%~9%。10天连阴雨以9月23日至10月2日出现频率最高,为8%~11%;其次是9月1—22日、10月3—9日、10月29日至11月8日、11月16—28日,出现频率为3%~6%;其余时段未出现过秋连阴雨。
3.连阴雨年际变化。连阴雨过程出现次数的年际差异明显。春至初夏连阴雨1955、1956、1963、1964、1969、1983、1985年大部分地区一年内出现2次,1963年出现3~4次。局部范围的春至初夏连阴雨1955年信阳,1967、1970年驻马店和1979年南阳出现2次,1973年固始出现4次。各地连阴雨未出现年份15~26年,以豫北最多,和该地区“十年九春旱”的气候降水特点一致。连阴雨持续时间的年际变化也明显,1985年,西华、固始出现15天以上的春至初夏连阴雨;1964年4月2—21日商丘出现≥20天连阴雨天气过程,过程雨量达247.5毫米。
秋连阴雨一般年份2~3次,最多年份1964年,鲁山出现4次。各地30年内没出现连阴雨的年份5~19年。1962、1963、1964、1968、1969、1974、1975、1981、1983、1985年都出现2次≥7天的秋连阴雨,≥10天的秋连阴雨1962、1964、1967、1984、1985年都出现2次。≥20天的秋连阴雨1964年出现2次,最长连阴雨日27天,过程雨量达311.8毫米。

☚ (六)干热风灾害   二、病虫害 ☛
0000330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1:2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