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一)野生动物和主要珍稀动物分布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一)野生动物和主要珍稀动物分布

(一)野生动物和主要珍稀动物分布

四川省幅员广阔,自然生态环境优越,加之第四纪以来没有大面积的冰盖发生,因而各地栖息的野生动物种类繁多,资源丰富。全省有脊椎动物1 190种,其中兽类186种,鸟类609种,爬行类72种,两栖类83种,鱼类240种。动物种类占全国总数的28.5%,居各省、市、自治区的第2位。其中,有不少全国特产和四川省特产的珍贵、稀有动物,包括大熊猫、金丝猴、中华鲟鱼、白鲟等;数量多、经济价值大的有林麝、黄鼬等,及具有一般经济价值的松鼠、雉鸡、乌梢蛇、鲫鱼等;数量较少、而价值较大的有水獭、石貂、豹等;具有开发前途目前尚未充分利用的有鼢鼠、斑鸠、一般蛇类、蛙类和小杂鱼等;有一定危害的动物有狼、豺、鼠类等;有经济价值的无脊椎动物有蚯蚓、白蜡虫等。根据实际情况,四川省可归纳为六大动物资源类型,即珍贵稀有动物、毛皮革羽用动物、渔猎动物、药用动物、农业有益动物、疫源性疾病传染源和有害动物。
1. 区域分布。从四川省脊椎动物区系成分的差异及其对自然条件的适应性来看,并结合资源动物的组成和分布状况,按照不同的动物地理区域,全省野生经济动物的分布状况如下:
(1)川西北高原地带高寒高原灌丛、草甸动物群。四川西北部高原地带是青藏高原的东缘部分,地势高亢,为典型丘状高原,平均海拔4 000米左右,气候严寒。植被以高山草甸、灌丛为主。动物区系组成简单,多属高原型,具有一定数量的中、小型动物资源。
境内珍稀动物有野驴、野牦牛和藏羚等善于奔驰的有蹄动物,及隐居的兔狲;在高原灌丛和针叶林内有蓝马鸡;在沼泽和牛轭湖群,有黑颈鹤、白鹤、大天鹅、小天鹅和疣鼻天鹅等涉禽和游禽。其它动物有藏狐、狼、藏原羚等;喜玛拉雅旱獭十分丰富。鸟类有以啮齿类动物为食物的猛禽,如玉带鵰、草原鵰、金鵰等;其它鸟类为青藏高原典型种类,如朱鹮等。爬行类和两栖类动物,属于适应高寒高原的特殊种类,如高原蝮、倭蛙等。
(2)川西山原地带高寒山原针叶林、灌丛草甸动物群。川西山原地带仍属青藏高原东南部边缘部分,日照强烈,干湿季节分明,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植被主要为亚高山阴暗针叶林和高山灌丛草甸。动物区系组成和资源动物,较高原地带更为复杂和丰富。丘原部分为高地型的动物类,高山部分为横断山脉一喜玛拉雅型动物类,河谷多为东南亚热带一亚热带型的动物类。
珍贵稀有动物有: 白唇鹿、白臀鹿、盘羊和善于奔驰的雪豹,以及隐居或穴居的石貂、伶鼬、猞猁和兔狲等;鸟类有藏雪鸡、绿尾虹雉等。其它动物有:马熊、豺、狼、藏狐、水獭、荒漠猫等;兔形目和啮齿目的种类较多,如厌尾兔、几种鼠兔、长尾仓鼠等。鸟类有高原山鹁、秃鹫、胡兀鹫、西藏沙鸡、多种朱雀、朱鹮等。两栖类中有少见的胸腺齿突蟾,其余为山溪鲵、西藏蟾蜍、倭蛙、四川瑞蛙等。
(3)盆地西缘高山深谷地带亚热带森林动物群。位于川西高原东南侧岷江上游,高山峡谷多,气候受东南季风影响为主,自然条件较为优越。动物区系组成复杂,各类动物资源较为丰富,有不少特产动物。此地带是大熊猫、金丝猴、牛羚西南亚种等珍贵稀有动物的主产区;其次为梅花鹿四川亚种、白唇鹿、白臀鹿、雪豹、藏马鸡、藏雪鸡等。广泛生活在我国南方的大灵猫、小灵猫、云豹、鬣羚和白鹇等,在境内东南也有分布。其它动物有:小熊猫、甘肃马鹿、狼、赤狐、藏狐、香鼬、獾、水獭、猞猁、金猫、雪豹、狍、藏原羚等。兔形目和啮齿目的种类繁多,不乏特产种类,主要有灰尾兔、草兔、红白鼯鼠、显孔攀鼠、四川田鼠等;鼩鼹、甘肃鼹、川鼩、水麝鼩等食虫类中的单型属种类,以此为分布中心,故境内的原始和古老种类保存得最丰富,堪称“活化石”的故乡。鸟类,以画眉亚科和雉科占优势,有斑尾榛鸡、蓝马鸡、血雉、红腹角雉等。爬行类,有大渡石龙子、峨眉地蜥、尖尾两头蛇、山烙铁头等。两栖类种类特别丰富,多达40种,为全省之冠,主要有金顶齿蟾、峨眉角蟾、峰斑蟾和理县瑞蛙等。从区系组成来看,反映出此地带以西南区物种为主的重要特点。
(4)川西南横断山脉地带热带森林农田动物群。地貌为川西南高山深谷地带,属川滇纵谷的东北部,主要山脉有锦屏山、大凉山和小凉山等,河流有雅砻江、安宁河等,山川相间,高差悬殊,山势雄伟,河流湍急,海洋气流可逆谷直上。动物区系组成成分复杂,特产动物不少,资源动物也比较丰富。
此地带,大熊猫、牛羚西南亚种已近分布南限,数量剧减;小熊猫分布广,数量较多。其它有小爪水獭、藏狐豺、大灵猫、小灵猫、斑林狸、果子狸、丛林猫、豹猫、水鹿等。啮齿目种类多,如赤腹松鼠云南亚种、帚尾豪猪、黄毛鼠、锡金小鼠等,不少是特产种类。食虫类主要有树鼩、白尾鼹等;鳞甲目中的穿山甲,在境内分布较广。鸟类,以鸡为著,四川山鹧鸪为本地特产;画眉亚科种类不少,有国内雉类和画眉乐园之称。爬行类,不少为国内或此地特有,如宜宾龙蜥、脆蛇蜥、美姑脊蛇、菜花烙铁头等。两栖类也很丰富,北鲵一种仅见于此,另有凉北齿蟾、普雄齿蟾、胫腺蛙等。在动物区系组成中,以西南区成分最多,其中不少为云贵高原的优势种类。
(5)盆地底部丘陵常绿阔叶林地带亚热带农田动物群。四川盆地底部地势低矮,海拔一般为300—500米,以丘陵为主,气候冬暖夏热,湿润多雨,日照较少,植被仅低山丘陵局部残存小片常绿阔叶林,广大丘陵和平原多为农耕地,仅有少量适应人类经济活动的中小型资源动物。
此地带,珍贵动物有鸳鸯、小天鹅;其余有大灵猫、小灵猫、云豹、黄鼬、狐、貉、水獭、草兔等。农田动物中,最繁盛的有黄胸鼠、社鼠等;穴居或潜伏在岩石上的,有多种菊头蝠、斑蝠等。鸟类,增加了南方山林种类,如白鹭、牛背鹭、噪鹃、喜鹊等。爬行动物,以田野生活的南方种类和国内广布种类为最多,主要有龟、鳖、石龙子、赤链蛇、乌梢蛇、黑眉锦蛇等。两栖类中,稻田蛙类丰富,如沼蛙、泽蛙、黑斑蛙等。
(6)盆地北缘中低山地带北亚热带及温带林灌农田动物群。境内由米仓山、大巴山和巫山组成盆地北部及东北部边缘山地。山岭绵延,大多为海拔1 500—2 000米的中山,植被以常绿阔叶和落叶阔叶混交林为主。动物以山地林栖、林缘和灌丛生活的种类成分居多,山地田野动物也有一定数量。
此地带,珍贵动物生活于较高山林里的有华南虎、毛冠鹿、红腹角雉、金猫、云豹; 生活于低山林灌的有大、小灵猫和红腹锦鸡; 山溪有大鲵、水獭,其它动物有藏原羚、赤狐、豺、黄鼬、豪猪等。鸟类,有虎纹伯劳、北红尾鸽等。爬行类,有北方草蜥、黄纹石龙子、腹蛇等。两栖类,有巫山北鲵、南江角蟾、光雾臭蛙,此三种在国内仅产于此地; 另有棘皮湍蛙、隆肛蛙等。其区系成分,与邻省地区相近似。
(7) 盆地南缘中低山地带亚热带林灌农田动物群。位于四川盆地的东南和南部,由八面山、金佛山、七岳山等山地组成。自然条件复杂。由于植被破坏严重,动物数量贫乏。
此地带,珍贵动物有灰金丝猴、华南虎、毛冠鹿指名亚种、大鲵、林麝、金猫、红腹锦鸡、白冠长尾雉等。一般动物,食肉类主要有狼、赤狐、黄喉貂等,与前一区域种类相似; 啮齿类有复齿鼯鼠、赤腹松鼠川东亚种、竹鼠等,均为南方种类。鸟类多为国内常见者,如鸢、山斑鸠、大嘴鸦、金腰燕、麻雀等; 我国南方分布种类在境内更多,如池鹭、白鹭、牛背鹭、竹鸡、白胸苦恶鸟等。爬行动物,有脆蛀蜥、尖吻蝮、竹叶青等。两栖类,有红点齿蟾、大树蛙等。
2. 国家保护动物。四川省共有全国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146种,其中兽类43种、鸟类89种、爬行类2种、两栖类4种、鱼类5种。属于一级保护的,有33种,占全国一级保护动物总数102种的32.4%。这类野生动物价值很大,数量稀少,分布区域狭窄,多为濒于绝灭的特产动物,包括大熊猫、金丝猴、黑叶猴、白唇鹿、四川梅花鹿、华南虎、牛羚等兽类动物15种; 黑颈鹤、绿尾虹雉(贝母鸡)、四川鹧鸪、金鵰等鸟类动物13种; 蟒、巨蜥爬行动物2种; 中华鲟、白鲟等鱼类3种。
(1) 大熊猫。主要分布于川西横断山脉的东北侧高山深谷一带,栖息在海拔2 000—3 600米密生竹丛的深山老林里。全国有90%的大熊猫分布在四川岷山、邛崃山、夹金山、相岭和凉山区域的青川、北川、平武、南坪等35个县,其中分布在岷山山系的约占全省总数的40%; 分布在邛崃山系的约占全省总数的50%。
(2) 金丝猴。属古老孑遗的种群,过着树栖的集群生活。四川约有近万只金丝猴,与大熊猫所分布地域重叠。主要分布在岷山和邛崃山系的高山深谷地带的青川、南坪等20多个县,以南坪、平武、汶川等县最多。栖息于海拔2 200—3 000米一带的高寒地区。
(3) 牛羚。为喜玛拉雅山和横断山脉的特产动物。国内的3个亚种中,四川有1个,即川西亚种。主要分布在川西高山深谷地带的青川、绵竹、安县、北川、平武等35个县。栖息于海拔1 600—4 000米的山林,随着季节和食物基地的变化,每年按季作有规律的活动。
(4) 白唇鹿。为古老的高原珍兽。主要分布于四川西北青藏高原的汶川、金川、色达等20多个县。栖息于海拔3 800—4 800米无林亚寒带草甸灌丛中。
(5) 梅花鹿。四川仅有1个亚种,名四川梅花鹿。主要分布于白龙江上游的若尔盖县和红原县,以若尔盖县铁布区数量最多。现有500多只梅花鹿,栖息于该地区海拔2 500—3 100米的林间草地。
(6) 华南虎。四川省仅有1个亚种。华南虎以鹿、斑羚为食,分布在盆地周缘的中低山、川西北高原的高山深谷地带,数量极少,随着觅食越来越困难,其生存已受到日益严重的威胁。
(7) 野驴、野牦牛以及黑颈鹤。均为青藏高原或东亚季风区的特产动物。四川只有在川西北高原灌丛、草甸、沼泽地区发现过。数量十分稀少。
国家规定的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四川有113种,占全国二级保护动物总数262种的41.9%。这类动物,也具有很大价值,加之地域分布范围小,人们滥加捕杀,同样面临绝灭的危险。主要有小熊猫、猕猴、藏酉、穿山甲、黑熊、石貂、水獭、金猫、猞猁、林麝(獐子)等兽类动物28种; 彩鹳、白鹮、红腹角雉、蓝马鸡、草原鵰等鸟类动物76种; 大鲵(娃娃鱼)、细痣疣螈、虎纹蛙等两栖类动物4种; 胭脂鱼、川陕哲罗鲑鱼类动物2种; 以及双尾褐风蝶、彩背金龟昆虫类3种。从分布状况来看,小熊猫主要栖息在四川西部和北部的青川、绵竹、北川、平武等53个县; 猕猴分布于盆地周缘和川西南低山和深丘的綦江、江油等近70个县; 短尾猴分布在西部高山深谷地带的峨眉、洪雅、荥经等33个县; 穿山甲分布于盆地东缘山区南部的涪陵、秀山、南川等17个县; 雪豹、藏羚、盘羊,仅在川西北高山才有分布;疣鼻天鹅极为稀少,生活在德格、若尔盖境内;大天鹅分布于色达、石渠、马尔康、红原、若尔盖县。
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共77种。有伶鼬、香鼬、赤狐等兽类动物11种; 黑尾鸥、棕头鸥、普通夜鹰等鸟类40种; 宜宾龙蜥、横斑锦蛇等爬行动物12种;弹琴蛙、大树蛙等两栖类动物14种。

☚ 五、野生动植物资源   (二)野生经济植物主要种类分布 ☛
0000452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4:1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