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一)造林主要过程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一)造林主要过程

(一)造林主要过程

吉林省“三北”地区早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当地农民就有造林的习惯,在农安、扶余、长岭一带,农民自发地营造了一些以防风固沙和获取木材为目的的林带。这一地区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党的领导下开始的。1950年,东北人民政府做出了建设西满(东北西部)防护林带的决定。当时吉林省的建设范围,包括前郭、农安、长岭、乾安、扶余5县,以后榆树县也扩大进来。1954年东北大区撤销,各省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原黑龙江省大赉、安广、镇赉、洮安、白城、开通、瞻榆县和原辽西省的双辽、梨树县并入吉林省,加上吉林省的怀德、德惠县,建设范围增加到17个县。
吉林省人民政府于1951年在前郭旗设立了吉西造林局,后改为吉西办事处,主要任务是负责组织造林、调运苗木和技术指导工作。1955—1956年,根据林业部关于建设东北西部、内蒙古东部防护林带的决定,对吉林省西部防护林带进行了全面复查设计。在这次复查设计中,全面地总结了前一段林业建设的经验教训,第一次提出了“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设计原则。但是,林带设计总的格局还没有离开1952年规划设计时的框框,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60年代后期。70年代初,以改变旧的农业生态系统为目标,把林业建设作为农田基本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来抓,从而使这一地区的造林事业走上了一个新的阶段。省林业勘察设计院在德惠县布海乡以实现方田林网化为目标,创造性地实行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建立以农田防护林为主的综合防护林体系的试验,获得了成功。之后,方田林网化在各县、市、区全面铺开,对整个西部地区农田防护林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西部地区国营造林林场的建立和集体、个体造林事业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西部缺林少木的面貌。
到1977年末,这一地区的人工林保存面积349 833公顷,其中幼龄林189 655公顷,中龄林92899公顷,近熟林38 494公顷,成过熟林28 785公顷。使这一地区的森林覆盖率由建国初期的2%提高到5.5%。

☚ 三、“三北”防护林建设   (二)“三北”防护林体系吉林地区建设 ☛
0001627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0: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