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茭白黑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茭白黑粉 【名称出处】:《中国的真菌》 【概况】: 异名 出隧、蘧蔬(《尔雅》),绿节(《西京杂记》),菰菜、茭首(《食疗本草》),茭白、菰首、乌郁(《本草图经》),茭粑(《纲目》),茭瓜.茭耳菜(《植物名实图考》)。 基源 为黑粉菌科黑粉菌属真菌茭白黑粉寄生于茭白Zizania ca duciflora(Turcz.)Hand.-Mazz内带有冬孢子粉的肿大部分。 原植物 茭白黑粉Ustilago esculenta P.Henn. 历史 《尔雅》称:出隧、蘧蔬。《别录》为下品。 《本草拾遗》云:“孤首,生孤蒋草心,至秋如小儿臂,故云菰首。菰首小者,擘之内有黑灰如墨者,名乌郁,人亦食之。”“甘、冷、滑、无毒。”“去烦热,除目黄,利大小便,止热痢。”《本草图经》云:“菰根生水中,……夏日生菌堪啖。”《纲目》载:“按许氏说文菰作苽,此瓜谐声也。江南人呼菰为茭,以其根交结也。”以上皆系指本品。 形态 菌丝体寄生在茭白的嫩茎内.使嫩茎呈纺缍形膨大,内部形成黑褐色的孢子堆,狭长形至椭圆形,长可达1.2cm。 孢子近球形至椭圆形,壁表具细刺,浅红褐色,5~7×8~12μm。(图见《中国药用真菌》.63页.图21) 生境与分布 生于茭白上。 分布黑龙江、河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 。 【药性】: 性味 甘,寒。 ❶ 孟诜:“寒。” 归经 肝,脾经。 ❶ 《本草再新》:“肝,脾经。” 功效 解热毒,除烦渴,利二便。 主治 痢疾,目赤风疮,黄疸,烦热,消渴。 ❶ 孟诜:“利五脏邪气,酒渣面赤,白癞,疬疡,目赤,热毒风气,卒心痛,可盐、醋煮食之。”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0~60g。 使用注意 脾胃虚冷,精滑便泻者不宜。 ❶ 孟诜:“滑中,不可多食。性滑,发冷气,令人下焦寒,伤阳道;禁蜜食,发痼疾;服巴豆人不可食。”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湖南药物志》:“治产后少乳,用此催乳:茭白15~30g,通草9g,猪脚煮食之。” 单方应用 《子母祕录》:“治小儿风疮久不愈:茭白烧灰,研末敷上。”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