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一)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一)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一)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49—1956年

这一时期的农村党支部建设和党员发展工作主要是围绕土改和农业合作化运动进行的。从1950年秋开始,甘肃首先在庆阳新区进行了土地改革试点, 并在汉族地区减租反霸取得经验的基础上,抽组万名土改工作组深入农村, 从1951年冬除牧区外全面开展了土改运动,到1952年下半年,有72个县市的3 502个乡完成了土改任务。在此期间,根据第一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提出的“党的组织必须有领导有计划地采取慎重的方针来发展党员”的方针,有一批土改积极分子和贫雇农参加了党组织。1949年底,全省仅有党员25 594名,1950年全省新发展党员5 185名,占原有党员的1/5。从1952年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稳步发展, 全省参加互助合作组织的农户1953年占总农户的40%, 1954年占55%,1955年占80.76%,1956年底达到98.19%。随着农业合作化运动高潮的到来,在1956年省第二次党代会前后,全省新吸收党员14.8万名,创我省农村党员超常发展纪录。截止1956年底,全省建起农村党支部1 623个,农村党员总数达200 955人。这批在土改和合作化运动中入党的同志, 在顺利完成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和农业生产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二、新中国成立后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农村党支部建设   (二) 两次大起大落 ☛

(一)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一)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新中国成立前夕,浙江的党员只占全省人口总数的0. 22%,而且分布很不平衡,党员总数的78.7%和农村党支部数的94%集中在温州地区。1949年9月20日,中共浙江省第一次代表会议通过的《省委关于今后工作方针与任务的决议》中指出,党的农村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发动与组织广大农民群众,肃清匪特、开展民主反霸斗争、实行减租、合理负担、生产自救,通过这些工作,吸收雇贫农及贫苦中农中的先进分子成为共产党员,争取在群众已发动的地区每一个乡建立一个党支部。根据省委的决议,派往各地农村的工作队结合中心工作,培养了21万多名农民积极分子,提拔了1万余名农民干部,并吸收了部分符合条件的先进分子入党。到1950年底,全省党员总数达5. 97万名; 其中农村党员3.88万名,建立了2 940个支部,有党员的乡占全省乡总数的35.4%。
1950年秋季开始,浙江各地农村陆续有计划地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新区农村在完成土改前暂不发展党的组织”的指示,各地党组织在建党工作方面主要是抓农民积极分子的培养,为发展壮大党的组织作准备。1952年春,全省土地改革运动基本结束,农村的互助合作运动稳步发展,省委制定了《关于执行中央和华东局在“三反”运动的基础上进行整党建党工作指示的计划》,要求全省5 450个乡于1952年秋征至1953年春耕前,每乡发展5—7名新党员。根据省委的计划,在1952年1年间,各地农村党组织集训了4. 58万名农村积极分子,对他们进行了共产主义和共产党员标准的教育。1953年开始,各地党组织结合宣传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抓紧培养农村积极分子,为加快农村建党工作提供了思想和组织准备。从1952—1954年,全省共发展农村党员4. 3万多名。到1954年底,全省共有农村党员7.33万名,比1950年底增加88. 7%; 建有农村党支部7 001个,其中乡镇党支部5 286个。全省有88%的乡镇建立了党的组织。
1955年,毛泽东《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传达以后,中共浙江省委提出在1956年发展12万名农村党员的要求。由于发展党员数量要求过高,这1年实际发展农村党员8.7万多名。不少地方的党组织在发展党员工作中出现急躁情绪,指标层层加码,接收手续粗糙,把一部分不符合条件的人也吸收到了党内。
为了加强党组织的建设,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中共浙江省委对全省农村基层党组织进行了两次全面整顿。一次是从1951年开始整党试点,1952年7月全面开展,到1953年底结束,历时3年。温州地区由于农村党员多,情况比较复杂,则于1952年下半年开始,到1954年秋季结束。这次整党的主要任务是,根据第一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的精神,对党员进行党员标准教育,搞清党员的政治历史情况,把混入党内的地主、富农、土匪、特务等清除出党。这次全面整党,对于纯洁党的组织,提高战斗力,起了积极的作用。在整党中有5 086名党员被开除、劝退或取消候补党员资格,占参加整党党员总数的8%,其中农村党员的出党面为11. 3%;一次是从1955年8月开始整党试点,9月份分批展开,1956年3月基本结束,历时8个月。这次整党是为迎接农业合作化高潮作准备。整党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党员学习毛泽东《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讲话,对党员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批判对抗互助合作运动的言行,推动党员积极投入合作化高潮。参加这次整党的共有8.86万名农村党员。在整党中,对7 413人进行了重点审查,有3 081人作出党处理,出党面占3. 5%; 1 337人受其他党纪处分。整党结束后,据对1 161个乡镇党支部9 700名党员调查,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党员比例,从整党前的57.2%提高到整党后的95. 1%。
为了确立农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地位,中共浙江省委于1953年1月5日发出了《关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指示》,明确提出,土地改革完成后,党在农村中的基本任务是领导农民组织起来,开展互助合作运动,发展农业生产,使之成为乡村组织的领导核心,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❶抓基点党支部的示范作用。浙江省委要求各地县都建立基点乡党支部,以此带动面上的支部建设工作;
❷在县市委设立党的专职组织员。浙江省委于1955年12月27日作出了《关于在县市委设立党的专职组织员的决定》,从区乡干部和工厂基层骨干中选拔1 700人担任县市委组织员,负责指导支部发展党员、建立学习制度、健全组织生活和协助县市委挑选、培养支部骨干的工作;
❸建立健全党支部组织生活和党课教育制度。浙江省委组织部于1955年3月24日发出了《1955年组织建设工作的意见》,要求把健全组织生活和党课教育制度,作为今后农村支部工作的两项重要任务。从而使党支部在农村组织和农村工作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得以初步确立,各项制度逐步建立,党员在农村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到1955年底,有96. 1%的农民党员参加了合作社和互助组;参加互助合作的农民党员中,有88.5%的人担任了生产队长、互助组长以上职务,成为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骨干。

☚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农村党支部建设   (二) 人民公社时期 ☛
0002319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5:4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