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棉纺织工业
1.发展历程。新疆棉纺织工业发展经历了4个阶段:国民经济恢复与“一五”时期为开创阶段,“一五”末发展到10万纺锭,为棉纺织工业奠定了基础;“二五”与三年调整时期得到了较大发展,到1965年发展到20.2万锭;“文革”时期,徘徊不前,仅增长3万多锭,到1978年仅有棉纺锭23.85万锭;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1987年以后得到了大发展,由37.97万锭增长到1995年的138.71万锭,增长2.65倍。
2.生产水平。1995年有大中小棉纺企业117个,产棉纱24.47万吨,棉布3.05亿米,印染布5 791万米,棉纺工业总产值达29.14亿元。生产30多个规格近百种产品,有15种产品荣获部优称号。纯棉21支、32支、42支、60支普梳、精纺筒子纱,36支合股线,30×30细布是新疆的拳头产品,远销亚欧各国和港澳地区,出口纱品质达到国际双“A”级水平。从经济效益看,棉纺织工业每百元固定资产原值实现总产值190.7元,每百元资金销售收入达到97元。与全国对比,新疆的棉纱每吨净用棉量、吨纱用电量、细纱千锭时产量、百米棉布用纱量、用电量、布机利用率、布机台时产量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棉纱一等一级以上品率、平均纱号、细纱机利用率、棉布入库一等品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