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一)改革招生制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一)改革招生制度

(一)改革招生制度

改革招生制度是开拓人才通向农村的新途径。为了优化生源,建立适当机制,吸引考生特别是农村青年报考农业院校,福建省的高级农业院校实行定向招生,单独考试招收实践生,举办少数民族和老区预科班,对口招收农业中等和职业中学推荐生以及接受重点中学保送生等措施。
新中国成立之初,福建农业高等学校实行单独招生。1952年开始,教育部组织全国高等学校统一招生,1955—1957年改为由中央统一计划,省(市)组织领导,高校参加,由原华东分区集中录取分配。1958年起改为在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统一领导下,福建省招生委员会按上述办法组织进行。
1966年开始停止高校统一招生。年初,经省人民委员会批准,福建农学院举办社来社去试点班,农学专业,大专层次,学制2年,实行“半农半读”,培养不脱产的又红又专的农技人员和社(场)办“半农半读”中学师资。当年面向南平、三明地区招收高中毕业生回乡或下乡劳动1年以上的、25岁以下的知青,采取县社选送、学校审查、择优录取100名。学生集中在邵武沿山分部边劳动边上课。“文革”期间学校停办,试点解体。
进入70年代,福建高等农业教育进入一个特别时期,1970—1976年实行“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没有文化考试的招生办法。福建农林大学、厦门水产学院招收“社来社去”学生和“工农兵学员”,强制学习朝阳农学院“教学革命经验”,由于教学条件差,教学质量下降,致使“毕业生”只能返乡当农民技术员,后来也按政策逐步安排了工作。
为改变农业院校存在的学生“招不来、下不去、留不住”的状况,福建农学院从1983年起实行部分定向招生,定向生占招生总数的40%左右。1989年,福建农学院在全国农业院校中率先试行单独考试招收有2年以上实践经验、户口在农村、28岁以下的青年(即实践生),即从当年指令性招生计划中划出一定名额,分配给某些县、市,然后按有关规定和要求,由各县推荐,组织单独报名、单独考试、单独划线录取;对获县以上劳模、新长征突击手、三八红旗手称号和农业科技方面奖励的考生,加10分计入总分,毕业后回推荐县工作。这项改革,效果良好,深受广大农村基层领导和农民欢迎,于1993年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和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 三、教育教学改革   (二)多形式、多层次办学 ☛
0000870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8: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