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一)改革开放前水产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一)改革开放前水产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一)改革开放前水产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湖南国有水产苗种场从50年代开始建立。1951年, 首先在龙山县建立了全省第一个县办苗种场。1955年, 东安、安乡、南县和邵阳市相继建立了苗种场。随着淡水养殖事业的发展, 鱼苗鱼种供求矛盾越来越突出。1957年, 湖南省农业厅水产局在湘潭、黔阳等6个地区、10个县建立了一批以苗种生产为主的国营苗种场。1958年又在山区增建了4个苗种场, 采集天然鱼苗, 供给渔农发展养鱼。1959—1962年, 各地、县纷纷兴办苗种繁殖场, 以推广家鱼人工繁殖技术, 促进养鱼事业的发展。到1962年, 国有苗种场发展到30个, 职工990人。
苗种场建立初期, 由于领导缺乏经验, 设备与技术力量不够, 经济效果不明显, 多数场孵化或者采集鱼苗培育鱼种, 靠事业补助费度日。1963年, 省水产局统计42个场, 亏损的34个, 盈利的只有8个。为了改变这种局面, 省水产局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根据中央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的方针, 进行了一系列工作。
1.调整布局
。调整鱼苗鱼种场的布局, 精简脱产人员, 对苗种场实行定型、定编、定员。要求湖区逐湖建场, 丘陵、山区逐步做到一县一场。针对当时场大人多、连年亏本的情况坚持做到:
❶苗种场以小型为主, 以 “小而精” 为原则, 精简机构,少用固定工人, 减去多余行政管理人员。规定苗种场管理人员一般3人, 每个养殖工人至少管理0.2~0.33公顷鱼池;
❷以养草鱼为主, 合理搭配品种, 去掉多余亲鱼, 充实社队孵化能力。1965年, 平均每场饲养亲鱼142尾, 比1963年减少43%。减轻了饲料、资金不足和饲养管理人员不够的压力;
❸严格经济核算, 坚持自力更生、保本微利, 不断降低苗种价格。1965年, 取消了家鱼人工孵化科研项目, 改为差额补助。1966年, 又取消了差额补助, 并规定鱼苗鱼种不征税。同时, 还由国家投资进行了一些基本建设, 充实、巩固和发展了一批苗种场, 提高了再生产能力。
2.明确办场方针和任务
。坚持 “孵化为主, 采孵并举, 因地制宜, 多种经营” 的方针, 把 “以场带队, 支援集体”, 当作鱼苗鱼种场的重要任务。1965年, 省农业厅进一步明确苗种场必须坚持 “以小型为主, 示范为主, 以孵为主, 因地制宜开展多种经营” 的方针。规定其基本任务是: “面向社队,面向基层, 从服务于生产入手, 进而组织和发展全县水产事业”。要求各苗种场 “以本场为基地, 以集体苗种 (渔) 场为桥梁, 以生产队的种子塘 (田)、丰产塘 (湖、库) 为落脚点, 建立一个种子供应网和技术推广网, 坚持以场带队, 层层作样板示范”。1966年, 全省家鱼人工繁殖基本普及后, 正式提出了 “走群众路线, 发挥三站作用” 的口号, 受到水产部当年在宁乡召开的全国鱼苗鱼种、站会议的肯定和赞扬。会上, 湖南省部分县苗种场还介绍了“以场带队, 推动社队养鱼生产” 和 “以渔为主, 多种经营” 的经验。
3.加强经营管理, 严格经济核算
。苗种场为事业性质、企业化经营单位, 要求坚持自力更生, 勤俭办场的原则, 做到以生产养事业, 略有盈余。1964—1966年, 湖南省水产局每年召开一次全省国营鱼苗鱼种场会议, 总结交流经营管理经验, 研究制定生产和管理办法, 并于会后组织贯彻实施。1965年, 湖南省农业厅根据水产部、财政部《关于国营水产养殖场财务管理工作的若干规定》, 明确要求: 凡3年以上的老场, 必须自负盈亏或稍有盈利; 1964年办的场尽量争取保本; 新建场的亏损要降到最低限度, 限期扭转亏损。各苗种场经营努力, 生产出现了新的气象,许多场开始扭亏为盈。1965年, 苗种场发展到60个。据53个场统计, 养殖水面239.3公顷, 生产鱼苗2亿多尾, 其中人工孵化1.32亿尾, 比1963年增长6倍多, 盈亏相抵净盈3.3万元。“文化大革命” 时期,持续10年的干扰破坏, 使本来盈利的局面又转为亏损, 而且每况愈下。到1976年, 全省苗种剩下53个, 净亏41.37万元。

☚ 四、水产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二)改革开放后水产良种繁育体系建设蓬勃发展 ☛
0001382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0:2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