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一)收入水平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一)收入水平 (一)收入水平新中国成立初期,河南农民收入主要依靠农业,收入水平很低。1949年全省农民人均总收入53.73元,人均纯收入39.7元,其中,贫农32.9元,下中农39.5元,上中农48.04元。 表10-3-1 农民家庭平均每人总收入和纯收入 单位:元
(续)
表10-3-2 农民家庭平均每人纯收入水平 单位:%
☚ 一、农户收入 (二)收入结构 ☛ (一)收入水平 (一)收入水平农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至1993年,全省贫困县由17个减少到12个,贫困面逐步缩小。1993年17个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970元,是1985年的2.1倍,其中有6个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超千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994年,12个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 192元,1995年达1 581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0.7%和32.63%。贫困人口大幅度下降,全省贫困人口由1985年的242万人下降到1993年的80万人,其占全省农村人口的比重由10%下降为3.2%;1995年底进一步下降到50.7万人,占全省农村人口的2%;全省有4.89万人通过实施“造福工程”,从生活条件十分恶劣的“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的偏僻山区搬迁到行政村所在地或公路沿线重建新村,为从根本上摆脱贫困创造了有利条件。 ☚ 三、扶贫成效 (二)综合实力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