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人教育取得可喜成绩
湖南省紧紧围绕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的需要, 抓紧扫除青壮年文盲, 切实加强农民学校建设, 大力开展实用技术培训, 农村成人教育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
1.初步形成了县、乡、村三级办学体系。全省以县办农民中专为龙头, 以乡镇农校为主体, 以村农校为基础, 狠抓了县、乡、村三级办学阵地的建设。在农民中专建设方面, 一手抓原有 “五七”大学的整顿和改造, 一手抓发展新学校, 并以办学水平评估为契机, 改善了办学条件, 完善了内部管理, 提高了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在乡镇农校建设方面, 从1984年开始, 开展了创合格乡镇农校和示范乡镇农校的活动, 较好地解决了校舍、基地、教师等具体问题, 使乡镇农校从无到有, 不断得到发展和提高。另外, 还主要以全日制小学为依托, 加强了村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的建设。到1997年底, 全省已有农民中专54所,乡镇农校2 446所, 村农校48 208所, 县、乡、村三级办学面分别达到46%、100%和99%。全县、乡、村三级农民学校共拥有校舍187.63万平方米, 图书1 304.83万册, 教学仪器设备价值739.5万元。
2.建设了一支相对稳定的专职干部和教师队伍。全省采取调整、引进、培训、提高等形式, 加强了农村成人教育专职干部和教师队伍建设。每个乡镇都配备了成教专干。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从公民办教师总编制中, 为乡镇农校解决了一大批文化课教师。乡镇政府采取优惠政策, 吸引了不少农技人员、基层干部及农村能工巧匠担任乡、村农校专业课教师。到1997年底, 全省县、乡两级成人教育专职干部有4 223人,其中乡镇成教专干4 073人; 农民中专有教职员工2 462人, 其中专职教师2 021人; 乡、村两级农校有专职教师8 933人, 兼职教师95 532人。
3. 大面积提高了农村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全省文盲减少到650万人, 文盲率下降到10%以下;全省所有县市和乡镇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 青壮年文盲率降到了5%以下。在抓紧扫盲工作的同时, 各地还充分利用各级农民学校采取长、中、短班相结合的形式, 大力开展中专学历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到1997年底, 全省农民中专在校生规模达到21 850人。近10年共为社会输送中等专业人才46 115人, 全省乡、村两级农校共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96 347人,参加培训的农民达117万多人次。
4.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全省农村成人教育工作以服务农业和农村经济为宗旨, 极大地提高了农村吸收和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 为科教兴农作出了积极贡献。不少农村成人学校发挥自身的人才、技术优势, 积极开展项目开发、人才培训、生产示范、技术推广和咨询服务等, 有效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武冈市农民中专近年来为当地农村举办实用菌栽培、果树嫁接、家电维修、家禽疫病防治等各类技术培训班40多期, 接受培训的农民达2 468人, 其中38.6%的人成为乡镇企业骨干, 56.7%的人成为科技示范户。通过他们的辐射作用, 全市共引进和推广实用新技术85项, 开发新产品73个, 办起以农产品为原材料的加工企业800多家, 发展经济作物0.87万公顷, 开发优质水果基地3.73万公顷, 初步收到了“开发一个项目、培训一批人才、推广一项技术、带动一个产业、致富一方农民” 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