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一)恢复发展时期的农产品市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一)恢复发展时期的农产品市场

(一)恢复发展时期的农产品市场1978—1989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 “社员自留地、家庭副业和集市贸易是社会主义的必要补充部分,任何人不得乱加干涉”。从理论上肯定了集市贸易存在的必要性。辽宁省的集市贸易开始进入全面恢复发展阶段。首先在农村,划分了长途贩运和正当集市贸易的界限,明确了征购任务完成后,农民个人自产有余的粮、油、肉可以进入集市。农村市场得到迅速恢复,到1979年末,全省被关闭的597处农村集市已经全部恢复,并在部分工矿区和城乡结合部新建了一批农村集市,当时农村集市总数达到816处。在恢复农村集市贸易的基础上,城市农产品市场也开始放开,1978年10月,沈阳率先在全国开放第一家农产品市场——北行市场,之后在全省10个城市开放了139处农产品市场,比 “文化大革命”前实际存在的49处,增加了90处。开放后的城市农副产品市场交易十分活跃,增加了商品供应,补充了国营商业的不足,方便了群众生活,同时增加了商品流通渠道,在当时商业网点不足的情况下,解决了很大问题。为了进一步促进恢复后的城乡集市交易的活跃,有关管理部门调整了管理政策:允许个人从事手提、肩扛、人拉、自行车驮的小量农产品贩运活动;允许国营农场、奶牛场、养鱼场、生产队的产品进入市场,并与外地产区挂勾组织外地货源;允许机关、部队、企事业单位进场采购农副产品。由于调整政策,上市的农副产品结构迅速发生变化,自产自销的比重下降,贩运的比重迅速上升到40%,成千上万的农民进入流通领域,仅新民县一个县1984年时就有1.5万人从事贩运活动,形成“万人马帮”,一年运销鲜蛋400吨、白条鸡100吨。1985年1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搞活农村经济的十条政策规定,取消了农产品统、派购政策,实行多渠道流通,彻底放开集市贸易管理政策,为集市贸易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全省城乡集市贸易呈现大发展趋势,到1985年末,全省城乡集市已发展到2 158处,是恢复城乡集市初期的2.1倍,集市贸易成交总额29.4亿元,是恢复集市贸易初期的6.9倍,相当于社会商品零售额13.5%,比恢复集市贸易初期上升11.5%,进入城乡集市经营农副产品的各种“专业大户”和“家庭农牧场”达到1961户。集市交易的日趋活跃,客观上要求加快市场建设与之相适应,从1985年起全省各地加大了对市场建设的投入,到1989年省政府《关于加快全省集贸市场建设的决定》(辽政发[1989] 92号文件)下发后,形成全省市场建设的第一次高潮。截止到1989年末,十年间全省市场建设累计投资额达3.6亿元,建设市场1 592处,建设总面积达323万平方米,集贸市场总数达2 386处,其中以农产品为主的综合市场1 855处,农产品批发市场117处,集贸市场总成交额达96.1亿元,占社会商品零售额比重为16.8%,其中主要农产品成交量达273万吨。

☚ 三、改革以来的农产品市场   (二)新发展阶段的农产品市场 ☛
0000640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6:0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