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建设规模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提出的14个卫星城,有10个是各远郊区县政府所在地,其余4个虽不是政府所在地(1999年房山区政府已移驻良乡),但都具有相当的基础,只有亦庄卫星城为新建,因此基本上都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一定的水平和规模。但由于各卫星城的发展过程、区位及环境条件各不相同,特别是各卫星城的功能及类型也不一样,因此发展规模差别较大,如延庆、平谷不足4万人,而通州镇已超过15万人。1990年底14个卫星城共有人口107.9万人,建成区总面积达到158.7平方公里。从卫星城应具有的分散和缓解中心城市人口的作用来看,现状与要求尚存在着较大的差距。14个卫星城中只有通州镇人口规模超过15万人,黄村、房山、门城、顺义(含牛栏山、马坡)、长辛店的规模在10万到15万人之间,其余的还不到10万人。与国外发达国家卫星城市的规模相比较,差距更大。特别是离市区较近的沙河、昌平等卫星城的规模更有待尽早得到发展。
表8-2-1 北京市14个卫星城镇的规模状况
序号 | 项 目 | 人 口 (万人) | 占 地 (平方公里) | 序号 | 项 目 | 人 口 (万人) | 占 地 (平方公里) |
1 2 3 | 通州镇 黄 村 亦 庄 | 15.7 12.1 - | 25.0 18.9 - | 9 | 延 庆 | 3.3 | 6.8 |
10 | 怀 柔 (含庙城、桥梓) | 5.0 | 8.7 |
4 5 | 良 乡 房山 (含燕山) | 3.8 12.2 | 3.8 32.2 | 11 12 | 密 云 平 谷 | 6.1 3.6 | 10.7 5.5 |
6 7 8 | 门城镇 昌平(含南口、埝头) 沙 河 | 13.8 8.4 1.8 | 8.4 5.3 3.6 | 13 | 顺 义 (含牛栏山、马坡) | 10.0 | 14.1 |
14 | 长辛店 | 12.1 | 15.7 |
注:表中数据为1992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采用的1990年底的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