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帝杏
果木名。果树杏别种的称谓。西汉长安上林苑植物之一。蔷薇科。落叶乔木。核果圆、长圆或扁圆形,果皮多金黄色。性耐寒、喜光、抗旱、不耐涝。果可供生食,及制杏干、杏脯。杏仁可食用、榨油和药用。杏仁药用有宣肺降气之功,主治外感咳嗽、气喘、喉痹等症。原产我国,西北、华北和东北各地分布最广。《西京杂记》有:“杏,二:文杏(材有文采)、蓬莱杏。”《酉阳杂俎》有:“汉帝杏,……大如梨,色黄如橘。”《本草纲目·果部》有:“黄圆者名金杏,相传种出自济南郡之分流山,彼人谓之汉帝杏,言汉帝上林之种也。”《庄子·渔父》有:“孔子游于缁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这与《西京杂记》中的“蓬莱杏”相印证,上林苑之杏确有自山东传入者。汉将朝胡曾伐杏木为栅,以抗北狄,故有杏城,位于今陕西黄陵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