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一)建设历程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一)建设历程 (一)建设历程1950—1951年,皖南、皖北行署农林处在阜阳、宿县、滁县、芜湖4个专区农场,歙县、繁昌2个县农场及六安专区小华山园艺场,首建5个专区和2个县级国营家畜配种站,选购马、驴、水牛、黄牛等作种公畜,对农村耕畜开展配种。一年以后,全省已建起专区、县两级农场家畜配种站45所。1952年,安徽省农林厅调整、撤并各示范性畜牧场,全省实有专、县农场家畜配种站19所,拥有种公畜(马、驴、牛) 80头。1954年,重点扩建阜阳、宿县专区农场和宿县、濉溪、颍上县农场家畜配种站,新建太和、临泉、怀远3个县农场家畜配种站,全省专区、县农场的家畜配种站增至27所,共拥有种公畜320多头。1955年,安徽从察北牧场引进苏联高血马充实淮北地区22个配种站;1956—1957年,又从国内外引进马、乳牛、猪、绵羊等优良家畜共16个品种,家畜配种范围由原来的马、驴、牛拓展至猪、绵羊。1958年,为增殖耕畜和解决猪源,各地将民间私营配种户的种公畜折价、平调入社,建立人民公社、生产大队配种站、点。1958年底,全省56个县的社、队配种站、点发展到7 463个,其中公社配种站893处,大队配种点6 570处,共拥有种公畜6.3万头,家畜配种网络基本形成。1965年底,全省国营家畜配种站已发展到40多个,猪、驴、马、牛、羊的配种网点遍布农村社、队。“文化大革命”中,由于牲畜繁殖奖励政策未能落实等诸多的原因,全省畜禽繁育工作没有进展。 ☚ 三、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二)发展现状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