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一)基础教育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一)基础教育

(一)基础教育

普及小学教育,进而实施义务教育,一直是山东省新时期农村教育工作的重点。1980年以后,山东省委、省政府着力抓了提高各级领导认识、改革领导管理体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和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等工作。经过几年来的努力,忽视基础教育的倾向逐步得到扭转,基础教育落后的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变。
1981年7月,省委、省政府发出关于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要求各级党委、政府把普及小学教育作为整个教育工作的重点,切实加强领导,从思想上、组织上以及人力、物力、财力上确保小学教育的普及和提高。按照这一要求,各地采取措施,加快了普及小学教育的步伐,到1988年全省基本普及了初等教育。
《义务教育法》颁布以后,山东基础教育进入了依法治教的新阶段。为了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实施义务教育的积极性,山东省建立了一整套义务教育运行机制。主要包括5个方面:
❶宣传机制。全省上下运用各种舆论工具和宣传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义务教育法》。把学习《义务教育法》列为干部学法的内容,纳入普法规划,努力使《义务教育法》家喻户晓,增强全社会依法治教的观念;
❷法规制度机制。省人大、省政府制定了《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山东省县(市、区)和乡(镇)义务教育的实施程序》等一系列法规制度。全省上下建立了比较完整的义务教育档案制度、适龄儿童依法入学制度、学生辍学报告制度、义务教育证书制度、督导评估制度等,规范和保证了义务教育的实施;
❸目标责任机制。各级政府把实施义务教育列为任期目标,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层层签订义务教育责任书,把义务教育法律责任落实到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各个方面,确保按期完成;
❹督导评估机制。各级人大和政府,每年都对义务教育进行督导检查,发布评估通报。通过制度化的督导评估,督促义务教育实施水平的提高;
❺奖惩激励机制。各级政府每年对义务教育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实施不力的,进行批评,对造成失误的,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由于建立了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全省义务教育工作进展较快。1990年底统计,全省2 457个乡镇中,已有525个宣布实施初级中等义务教育,占全省乡镇总数的21.4%;2 421个乡镇宣布实施初等义务教育,占全省乡镇总数的98.5%。连同城市在内,全省实施初级中等义务教育的人口为1 501万人,覆盖率为17.80%;实施初等义务教育的人口7753.5万人,覆盖率为91.9%。
到1990年底,全省有幼儿园45 733所,其中农村有40 391所,占88.32%;共有在园幼儿211.75万,农村幼儿园在园幼儿167.10万,占78.91%;有教职员工10.52万人,农村幼儿园教职员工7.25万人,占68.92%。
小学,全省有61 845所,其中农村小学57 016所,占92.19%;共有在校生818.21万人,农村小学在校生684.12万人,占83.61%;有教职员工44.64万人,农村小学教师36.23万人,占81.16%。全省学龄儿童入学率98.6%,农村学龄儿童入学率98.4%;全省小学在校生巩固率为97.9%;小学毕业生升学率75.9%。
普通初中,全省6 006所,其中农村初中5 179所,占86.23%;共有在校生319.96万人,农村初中在校生252.98万人,占79.07%;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34.17%。高中和完中,全省693所,其中农村346所,占49.93%;共有在校生47.34万人,农村高中在校生18.60万人,占39.29%。

☚ 二、农村各类教育发展状况   (二)职业教育 ☛

(一)基础教育

(一)基础教育

基本普及初等教育, 全面实施六年义务教育, 同步推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陕西省80年代以来农村教育工作的重点。1981年12月, 省委、省政府发出了 《关于加强普教工作的指示》, 要求各级党委、政府把初等教育作为整个普教工作的重点, 按照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 切实加强领导,从思想上、组织上和人力、财力、物力的使用上,确保初等教育的普及和提高。各地按照 《指示》精神, 强化政府行为, 采取有效措施, 加快了普及初等教育的步伐。到1989年, 全省基本普及了初等教育。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后,省委、省政府于1985年11月下发了贯彻 《决定》 的通知, 把普教工作的重点转向普及初中教育, 有步骤地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 决心改变初中教育长期落后的面貌。通过下放管理权限, 实行 “分级办学, 分级管理”推行校长负责制、教师聘任制和岗位责任制,坚持 “两条腿走路” 的方针和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等改革措施, 极大地调动了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办学积极性, 初中薄弱的状况逐步得到了扭转。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后, 省人大党委会于1987年7月通过了 《陕西省义务教育实施办法》, 陕西基础教育走上了依法治教的轨道。为了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实施义务教育的积极性, 陕西省建立了宣传舆论、法规政策、目标责任、督导评估、奖惩激励等一整套实施义务教育的运行机制。
❶大张旗鼓地宣传 《义务教育法》, 并把学习 《义务教育法》纳入普法规划, 使《义务教育法》家喻户晓, 增强了全社会依法治教的观念。
❷省人大、省政府及教育部门制定了 《陕西省中小学保护条例》、《陕西省关于对不按时送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和招用童工的处罚办法》、《陕西省实施六年义务教育的八项标准》、《陕西省实施初中阶段义务教育的十项标准》、《陕西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评估验收办法》等一系列法规、制度和政策。全省上下建立了义务教育档案、适龄儿童依法入学、学生辍学报告、义务教育证书、教育督导评估等制度, 规范和保证了义务教育的实施。
❸各级政府把实施义务教育列为任期目标, 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 实行政府与教育部门的 “双线目标责任制”, 层层签定目标责任书, 把义务教育法律责任落实到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等各个方面, 确保按期完成任务。
❹加强督导体系建设, 强化教育督导评估。省政府成立了教育督导团, 各级政府组建了教育督导室, 对实施义务教育进行全程督导, 发布评估通报, 督促义务教育实施水平的提高。
❺根据关中、陕南、陕北的不同特点, 树立典型, 分类指导, 提出“北抓旬邑, 南抓白河”, 重点推进贫困地区实施义务教育。同时, 各级政府完善奖惩激励机制, 每年对义务教育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 进行表彰奖励, 对实施不力的, 进行批评, 造成失误的, 追究领导责任。由于建立了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 全省义务教育工作进展较快。到1995年底, 全省2 712个乡镇中, 有2 619个乡镇普及了六年义务教育, 占96.6%, 覆盖人口3 319.25万人, 为97.58%; 有29个县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 占全省107个县的27.1%, 覆盖人口1 103.77万人, 为全省人口的32.45%。
截至1995年底, 陕西省共有小学36 471所, 其中农村小学30 960所, 占84.9%; 在校生451.57万人,农村小学在校生301.87万人, 占66.8%。全省小学教职工20万人, 农村小学教师13万人, 占65%。全省学龄儿童入学率98.97%, 按时毕业率94.62%, 小学毕业生升学率89.44%。全省有2 222所普通初中, 其中农村初中1 564所, 占70.4%; 共有在校生117.69万人, 农村初中在校生64.37万人,占54.7%; 初中毛入学率94.38%, 按时毕业率80.77%, 初中升学率60.46%。普通高中和完全中学全省有566所, 其中农村94所, 县镇182所, 占48.8%; 共有在校生27.38万人, 县镇和农村高中在校生18.15万人, 占66.3%。普通中学共有教职工12.9万人, 农村普通中学教职工5.47万人, 占42.4%。

☚ 二、农村各类教育   (二)职业教育 ☛
0002769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9:5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