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一) 商业体制改革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一) 商业体制改革 (一) 商业体制改革改革开放以来,天津市注重调整商业经济结构,发展多种商业经济成分,实现市场多元化。按照“国营、集体、个体一起上” 的方针,积极发展集体和个体商业,恢复农副产品贸易货栈,开发城乡集贸市场,打破了国有商业一统天下的经营格局,促进了多种经济成分商业迅速发展。到1995年底,全市已有商业网点16.5万个。其中,国有和集体为1.67万个,个体为12.27万个,另外还有各种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三资”经济等网点2.56万个。在1995年的375.63亿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国有商业占21.9%; 集体商业占14.7%; 个体商业占26.6%,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多元化商业格局。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逐步调整放宽了购销政策,农副产品改统购统销为合同订购、议购议销。1984年取消了棉花统购,同时停止了棉布、棉花的统销。1985年水产品全部划为三类商品,不予派购,同年5月全面放开水产品价格,实行议购议销。蔬菜于1992年11月份除定购2 000千克大白菜外,其他都放开经营、放开价格,1993年后蔬菜全部放开;此外还取消了生猪的派购,开放了生猪、鲜蛋、水产品、干鲜果品及蔬菜市场,实行国有、集体、个体多家经营,价格随行就市。农民进城,商贩运销,大量鲜、活、嫩的农副产品源源进市,丰富了人民群众的“菜篮子”。 ☚ 四、改革开放以来的农副产品购销体制 (二) 深化供销社改革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