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一)名特优农产品开发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一)名特优农产品开发 (一)名特优农产品开发自1988年以来,省财政连续6年每年安排名特优产品开发专项资金1 000万元,实行有偿滚动使用,支持项目建设。该项开发资金的使用发挥了项目的示范作用,并引导社会各投资主体增加对名特优新产品开发的投入,推动了全省名特优产品开发向规模化、系列化方面的发展。据安徽省农业厅统计,全省茶叶、水果、蔬菜、中药材、西瓜、水稻、小麦、大豆、甘薯、绿豆、玉米、棉花、油菜、桑树、蚕种等一大批名特优新产品得到了较好的挖掘、开发和利用,并在一定区域内形成了批量生产。如茶叶类的黄山毛峰、岳西翠兰、天柱剑毫、祁门红茶、屯溪绿茶、太平猴魁、涌溪火青、老竹大方、六安瓜片、霍山黄牙、歙县花茶、桐城毛尖、桐城小兰花、敬亭绿雪、九华毛峰等;水果类的砀山酥梨、徽州雪梨、官州乳梨、怀远石榴、歙县三潭枇杷、金丝琥珀枣、歙县金橘、来安花红、太和樱桃、广德板栗、六安板栗、皖南香榧、临泉贡柿、萧县葡萄、中华猕猴桃、宁国山核桃、萧砀红富士苹果、合肥早甜桃、淮南大白桃等。全省初步形成了以黄河故道为主的水果生产基地,江淮沿江地区的优质米、优质棉、优质油生产基地,皖西皖南的茧桑和茶叶生产基地,毫州及皖西、皖南的中药材基地,城市郊区及交通便利地区的蔬菜、西瓜生产基地。名特优新产品开发的主要内容是粮、油、棉及苗木等良种的繁育、引进和推广,先进实用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储藏、保鲜、分级、包装、加工等产后商品化处理,濒于绝迹的优良农产品的拯救、挖掘等。截止1994年底,水果类开发项目新增47千公顷,产量达15 260万千克,总面积和总产量比开发前的1987年分别增长65.4%和3.81倍;蔬菜类开发达53千公顷,总产量达140万吨,总面积和总产量分别比项目开发前增长46%和82%;西瓜开发面积达30千公顷,总产量达90万吨;优质米开发项目面积达533千公顷,总产量达320万吨;优质棉开发面积达34多千公顷,总产量达2.5万吨;优质油开发面积达133千公顷,总产量达56.7万吨;桑园开发项目达110千公顷;茶叶开发面积达120千公顷;中药材开发面积达20千公顷,新增产值约5亿多元。 ☚ 四、名特优产品开发 (二)名特优畜产品开发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