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一)发展城郊型农业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一)发展城郊型农业

(一)发展城郊型农业

按照现代化农业、大农业的思路和基本要求,昆明市走“依托城市,发展农村,服务城市,富裕农民”的城郊型路子,综合发展城郊农村经济,使昆明市农业由传统农业逐步向现代化农业迈进。
(1)抓住粮烟生产和“菜篮子”工程不放松。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规模不断扩大,耕地面积逐年减少,1997年末全市实有耕地面积14.48万公顷,比1978年减少约1万公顷。面对土地锐减,人口增加,既要保证农村人口粮食自给有余,又要解决城市人口20%的粮食供应和城乡农副产品供应的形势,昆明市紧紧围绕保障城市的有效供给和农民增收致富两大目标,采取稳步发展粮烟生产,加强“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政策措施,建设商品基地,确立支柱产业,依靠科技,合理布局,提高单产,增加效益,使粮、烟、菜、畜、果、花都有了很大发展。粮食生产采取稳定粮食种植面积,主攻旱粮,大搞水浇地,种植高产玉米,提高复种指数和实施良种推广、规范化栽培、合理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综合科技配套措施,连年获得丰收。1997年,粮食播种面积20.78万公顷,总产量达99万吨,比1950年增长1.8倍;亩产318千克,分别比1950年和1978年增长1.6倍和60%,农民人均有粮451千克,比1978年的345千克增长30%。粮食单产的提高,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促使全市粮烟协调发展。烤烟生产在稳定种植面积的同时,择优布局,优化品种,主攻质量,提高效益,并积极推行“政府+企业+农户”经营模式,建立和完善产供销一条龙的生产经营体制,制定一系列的扶持政策措施,扶持烤烟生产,使烤烟生产迅速成为全市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1997年烤烟种植面积达5.53万公顷,比1978年增长9倍,产量10万吨,比1978年的1.02万吨增长10倍,中上等烟比例达80%以上,成为昆明卷烟厂稳定的优质原料烟基地,市、县、乡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菜篮子”工程成效显著,农副产品稳定增长,保障了城乡的有效供给。1997年,全市肉类总产量16.77万吨,蔬菜产量66.9万吨,水果产量6.25万吨,禽蛋产量2.59万吨,猪肉自给率已达80%,奶类和水产品供需基本平衡,禽蛋自给有余。烤烟连片种植的综示区,官渡、呈贡的蔬菜、花卉,宜良的养鸭、团葱生产,富民的禽蛋、茭瓜等生产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并逐步形成基地化、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的产供销一条龙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
(2)发展创汇农业。随着农村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农业由政府和集体投资的单一格局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多元化、开放型的农业投资,除政府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外,农民个人、农村集体、外引内联等都积极地扩大了农业的投资渠道。农业投入的增加,外向型农业基地的建立,使名特优农副产品产量不断增加,除满足城乡居民的需求外,部分产品还远销全国各地,年外销冬早、精细蔬菜40万吨左右,部分产品还销往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和香港地区。昆明市优越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较适宜种植花卉,国内外客商纷纷前来投资开发。至1997年,全市花卉种植面积已达1 133公顷,有花卉企业200多家,花卉品种40多个,产值达1.6亿元,“花乡”斗南花卉市场的年交易额达8亿元左右,70%的鲜切花销往省外,部分鲜花还从广州转口发往东南亚等地,成为昆明市新兴的出口创汇产业。
(3)加快市场建设,促进商品流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进程中,昆明市的市场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基本上形成了以市区为中心,县区城镇为枢纽,乡村为依托,大、中、小并举,综合市场与专业市场相结合,门类齐全的城乡市场网络,为改革开放和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至1997年底,全市共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481个,年交易额达93亿多元,比1990年增长6倍多,年均增幅达35%左右。专业市场发展较快,呈贡县的龙街蔬菜批发市场和斗南花卉交易市场享誉海内外,产品辐射全国各地,同时,带动了全县发展菜、果、花,走特色农业的路子,加快了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 一、昆明市   (二)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夯实农业基础 ☛
0000088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4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