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一)发展党员工作的方针、原则和重点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一)发展党员工作的方针、原则和重点

(一)发展党员工作的方针、原则和重点

1951年底公开建党以后,各地按照中央“积极慎重”的建党方针,一些土改试点乡和县城郊农村,把在清匪、反霸、减租、退押、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运动中,涌现出来的贫雇农积极分子进行认真审查,经区委复查,送县农训班学习,经县委批准,作为发展对象进行考察培养。在搞清全部历史和社会关系的前提下,分期分批进行发展,并坚持个别履行入党手续。1954年根据省委组织工作会议精神,遵照中央关于“逐步巩固,逐步发展”的指示,本着不提高条件,也不降低标准,严格履行入党手续,不省略、粗糙,进行经常教育,经常发展工作,重点发展乡人民代表,乡干部,团支部书记,优秀团员和农业合作社、信用社与比较好的农业生产互助组中的积极分子,一般不发展单干户和历史比较复杂的人。1955—1956年,农村的建党工作,主要是培养一批,发展一批,成熟一个,发展一个。重点放在农业合作社和比较好的常年互助组中无党员或党员较少的地方。要求党员数量一般不超过人口的1%,已经超过的要着重加强思想建设,巩固党的组织。要在贫农(包括土改后上升为新中农的老贫农)中发展党员,中农成份的党员不得超过贫农。大部分县委把发展党员的审批权限放到区委。1957年农村开展“兴无灭资”的大辩论,党的组织建设上,集中力量贯彻巩固提高现有党员的思想觉悟,因而发展党员数量比较少。
1958年农村发展党员工作重点放在无党员村寨,基本上达到村村有党员。1959—1962年,由于连续3年自然灾害,全省发展党员工作基本上处于停顿状态。1963—1965年,根据中央以“巩固为主,适当发展”的指示,强调在无党员的生产队发展党员,把“阶级成分好,政治觉悟高,历史清楚,自愿申请的积极分子作为发展对象,有计划地吸收新党员,富裕中农一般不发展。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的10年中,发展党员工作极不正常。开始,由于“踢开党委闹革命”,党组织被迫停止活动,没有发展党员;党的“九大”和“十大”期间,党章规定:发展党员没有预备期;1971年在部分农村开展整建党时,把发展党员的审批权放到公社党委;1972年按照“五十字”建党大纲全面进行整党建党工作,这一年共接纳新党员10万余名,居全国第2位。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各地遵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调整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认真做好党员发展工作,没有发生过降低标准,突击发展,或者卡比例限指标等现象。从1978—1990年共发展农民党员6万多名,数量上不如过去发展快,但质量上则是比较好的时期之一。这批党员的特点是:
❶比较年轻。35岁以下的占当年发展数的65%—75%;
❷有文化有知识,基本上具有1—2门技术,是农村中的乡土人才;
❸思想比较活跃,带头发展商品经济,搞农业科技示范,是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❹乐于助人,许多人在推广农业适用技术和发展商品经济中,给贫困农户送技术,送种子、禾苗,帮助生产资金,组织生产自救,扶助一些农户脱贫致富。
1952—1990年农村发展党员情况见表9-1-2。

表9-1-2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发展党员情况

单位: 百
时 间1952
1953

1956年
1957

1965年
1966

1976年
1977

1985年
1986

1990年
发展数
占全省发展数的
(%)
127
79
1 218
78
726
47
2 029
79
478
32
285
24
☚ 三、党员队伍的建设   (二)保证新党员的质量 ☛
0001315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3:3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