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一)卫生制度改革和技术革新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一)卫生制度改革和技术革新

(一)卫生制度改革和技术革新

在“大跃进”热潮中,卫生工作“破除迷信”,对医院的医疗制度和农村基层卫生组织的体制进行了改革,大办了卫生教育,开展了技术革新,在农村卫生工作方面也有所创新。首先,将门诊改为三班制,实行住院医师24小时负责制、护士护理病人包干制,病号食堂实行选饭制,举办简易病房,开辟家庭病床,实行地段划区、巡回医疗,打破“医不扣门”的旧观念,送医、送药上门。中医院的科室、医护之间,普遍开展了比干劲、比创新、比红透专深等评比竞赛和“采风访贤”活动。数月内,全省采集秘方、验方百万余种,聊城县提出“人人献方”的口号,全县在10天内采集秘方、验方共1 371种。全省各地都举办了西医学习中医训练班,参加者达2. 6万余人。省立医院提出“人人会针灸”的口号,西医科室普遍开展了针灸治疗。其次,随着人民公社化的实现,普遍改变了农村基层卫生组织的体制,将联合诊所性质的乡镇医院改为实行统一核算、共负盈亏的具有“一大二公”特点的公社医院。适应“大跃进”的形势,医学教育也迅猛发展,高等医学院校由2所增为5所,中等卫生学校由21所增加到38所,县和厂矿企业自办初级卫生学校32处、各类业余卫生学校22处。中医研究机构则由零发展到161处。
在技术革新方面,据报告,全省在“大跃进”中共有医疗技术革新1万余件。重大的技术革新有: 省立医院外科专家苏应衡施行省内首例心脏二尖瓣分离术和法鲁氏四联症肺动脉与上腔静脉吻合术,均获成功;省立医院耳鼻喉科专家孙鸿泉施行开颅术,成功地为患者取出鸡卵大的脑细胞瘤;山东医学院附属医院青年医师杨仁忠研制成功“中国人工喉”;淄博市立医院抢救一烫伤面积88%的病人,使其康复,推翻了烫伤面积超过70%即丧失治愈率的“定论”。此外,济南市中心医院中医于德滋献出家珍——明代针灸铜体模型;博兴县老中医田宜勉献出祖传180多年的接骨秘方“龙凤接骨丹”;山东省中医中药研究所将有价值的秘方、验方、整理汇编成籍。
在农村卫生工作方面,省“爱委会”在日照县召开现场会议,推广了日照县“从生产出发,从积肥入手,实行‘四改造’(厕所、猪圈、鸡窝、污水坑),粪便统一管理,狠抓卫生基本建设”的经验。这条经验后来发展成为爱国卫生运动新的中心——“两管五改”(粪便、饮水卫生管理,改造水井、厕所、畜圈、炉灶和环境)。在此期间,省卫生厅从省、地、县三级医院和防疫站抽调300名医务人员为骨干,与经过培训的基层干部、医药院校的学生3 000多人,共同组成18个队,分赴31个县,进行了丝虫病普查,摸清了全省丝虫病流行状况,为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提供了可靠依据;防治地方性甲状腺肿试点工作也开始进行;山东省并首先达到基本消灭黑热病的要求,比国家卫生部规定的期限提前了5年。

☚ 三、“大跃进”中的卫生工作   (二)医疗卫生工作的调整 ☛

(一)卫生制度改革和技术革新

(一)卫生制度改革和技术革新

在 “大跃进”中, 对医院的医疗制度和农村基层卫生组织体制进行了改革, 大办卫生教育, 开展技术革新, 提倡挖掘、整理民间单验方, 农村卫生工作有所创新。首先, 将医院门诊改为三班制, 实行住院医师24小时负责制、护士护理病人包干制, 病号食堂选饭制, 举办简易病房, 开辟家庭病床, 巡回医疗, 打破 “医不扣门” 的旧观念, 送医送药上门。医院的科室、医护之间, 普遍开展了比干劲、比创新, 比红透专深等评比竞赛和“采风访贤” 活动。
1958年, 陕西省采集的单、验、秘方达32万余首。陕西省卫生厅组织验方编辑委员会, 从中选出1 800余首, 编成 《陕西中医验方选编》。
技术革新, 成果累累。1958年, 陕西省卫校朱龙玉发现电针的作用, 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编写出版了《电针疗法》, 并成立了电针疗法研究室, 出版了 《电针疗法刺激部位图》, 并将电针麻醉成功应用于临床。1958年10月25日, 在电针疗法研究室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医学科学院陕西分院针灸研究所, 逐步发展成为全省针灸和电针疗法提高和普及的指导中心。1959年, 陕西省国庆十周年科技展览会上, 针灸研究所被推选参展的项目有电针疗法简解、电针疗法治疗神经病的效果、电针麻醉创国际先例等。同年5月, 朱龙玉代表研究所参加了全国科学技术大会。1960年3月, 中国医学科学院陕西分院成立了陕西针灸电针研究协作组, 1960年12月陕西针灸研究所并入陕西省中医研究所。
“陕西头皮针”是方云鹏在医疗实践中总结出的一种新型针刺疗法, 开辟了头皮针治疗全身疾病的新途径, 得到卫生行政部门的重视, 在省内各地成立了“头皮针”科研协作机构。
1958年, 西安市第四医院医务人员, 根据针刺止痛的效应, 应用针刺通电代替药物麻醉施行手术获得成功。针刺麻醉的出现受到卫生部电贺。随即西安市卫生局在第四医院召开了西医学习中医现场会, 着重交流了针刺疗法及电针穴位麻醉的经验体会。1959年1月, 《人民日报》等报刊作了报道。
60年代,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米伯让, 在钩端螺旋体病防治中, 提出该病的症型有伏署、湿温、湿燥、温黄、温毒、暑痉等6种, 并探索出了一套治疗规律。著有 《中医对钩体病的认识和防治》、《中医对流行性出血热的认识和防治》及 《伤寒杂病论的分合隐现》等10多种专著。
1958年, 成立了西安市儿童医院, 使西安有了第一家儿科专科医院。1959年, 陕西中医学院成立以后, 设有中医基础教研室 (属中医综合学科, 包括医古文、医学史、中药、方剂、《内》、《难》经选读,针灸等学科)。1960年春, 西安医科大学王世臣用大剂量维生素C静脉注射治疗急性重症克山病, 开创了急性克山病抢救史上的新纪元。
从1953—1960年, 王芳林先后创造了多种对内外痔的新疗法, 曾在全国推广使用和在全国痔瘘学术经验交流会上发表论文。他还将家传秘方及自己的经验, 整理编写成 《临床实用痔瘘学》, 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1960年被选为出国展览著作, 已被翻译成德、俄、朝鲜等文本, 是陕西到1989年为止唯一的一部系统论述中医肛肠病学的专著。
1961年初, 陕西中医研究所陈克勤, 在经络循行的课题研究中发现了 “经络人”, 即一溃疡病患者,针刺一定的俞穴, 无论是十二经, 还是奇经八脉, 其针刺感传路线均与古典经络循行部位基本一致。成为经络研究的一个重大发现。

☚ 三、“大跃进”   (二)医疗卫生工作的调整 ☛
0002774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7:1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