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单一发展农业种植业的阶段1949—1978年
浙江的农业生产结构,历来以种植业比重最大,林、牧、渔三业比重小,是三条“短腿”。1949年,全省农业总产值13. 92亿元,其中种植业产值9. 58亿元,占68. 8%;林业产值0. 75亿元,占5. 4%;牧业产值1. 57亿元,占11. 3%;副业(包括采集野生植物产值和农民家庭兼营工业产值,下同)产值1. 76亿元,占12. 6%;渔业产值0.26亿元,占1. 9%。经过近30年的发展,到1978年,虽然农业总产值提高了65. 71亿元(增长了3. 7倍),其中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和渔业的产值也分别提高到48.86亿元、1. 99亿元、9.42亿元、1. 95亿元和3.84亿元,分别比1949年增长4.1倍、1. 7倍、5.0倍、0.1倍和12. 4倍,但五业生产的比重基本未变,而种植业比重还上升了5. 6个百分点,达到74.4%;林、牧、副、渔四业比重从原来的31. 2%下降到25. 6% (表3-1-5、6)。
在这近30年中,有两个时期,即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和70年代初期,由于较好地贯彻执行全面发展农
表3-1-5 1949—1978年农林牧副渔
五业产值
单位: 亿元
年份 | 农业 总产值 | 种植业 产值 | 林业 产值 | 牧业 产值 | 副业 产值 | 渔业 产值 |
1949 1952 1957 1961 1971 1978 | 13.92 21.77 26.48 24.14 45.21 65.71 | 9.58 15.95 16.87 17.61 29.78 48.86 | 0.75 0.76 2.56 1.89 2.31 1.99 | 1.57 2.33 3.27 2.24 9.04 9.42 | 1.76 1.88 2.51 1.12 1.56 1.96 | 0.26 0.85 1.27 1.28 2.52 3.48 |
表3-1-6 1949—1978年农林牧副渔
五业产值构成
单位:%
年份 | 种植业产值 | 林业产值 | 牧业产值 | 副业产值 | 渔业产值 |
1978 1981 1984 1987 1990 1992 | 74.4 67.5 61.1 49.9 48.7 44.4 | 3.0 4.0 4.5 5.1 4.4 5.2 | 14.3 17.2 18.3 21.7 23.6 23.0 | 3.0 4.9 8.7 11.9 11.2 11.5 | 5.3 6.4 7.5 11.4 12.1 15.9 |
业生产的方针,在主要抓好粮食为主的种植业的同时,还积极发展林、牧、副、渔与多种经营,使五业都得到比较协调地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期间,全省农业总产值增长29.9%,其中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和渔业的产值分别增长14.9%、117.1%和106.1%。种植业产值的比重下降了9.6个百分点。70年代初期,多种经营又掀起了一个小高潮,茶叶、果园的面积、产量增加很多。如全省茶园面积1969年为72.13千公顷,到1974年发展到138.47千公顷,增加近1倍;年产茶叶从2.2万吨提高到3.88万吨,增加76. 6%。果园面积从1971年的28. 35千公顷增加到1974年的42.01千公顷,3年时间面积增加近50%;同期的水果产量从10.89万吨增加到18.3万吨,增长68.2%。同时,畜牧、林业、渔业也都有较大发展。林业重点是开展基地造林,特别是大力发展经济林,仅1971—1972年两年,全省新发展经济林101.87千公顷,而以往每年营造的经济林只有1.3—2千公顷;渔业生产主要是扩大海淡水养殖业,1970—1974年,全省共增加海淡水养殖面积近20千公顷,使同期的水产品年产量从54.05万吨提高到88.95万吨,增幅达64.6%;畜牧业着重发展生猪生产,全年生猪饲养量从1969年的1 617.5万头,猛增到1972年的2 345.3万头,增幅达45%,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