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一) 农村邮政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一) 农村邮政

(一) 农村邮政

1.发展历程。天津邮政通信发展较早,光绪四年二月二十日 (1878年3月23日),天津成立了海关书信馆,开始收寄华洋公众邮件。1897年天津大清邮政官局成立后,天津管辖区内的塘沽、静海、汉沽、武清、宁河、宝坻、蓟县于1897—1913年间相继开设邮政局 (支局) 或邮政代办所。民国期间,农村邮政局所虽有增加,但由于中华邮政重城市轻农村,加以天津周围地区战乱频繁,经济萧条,以致广大农村邮政发展缓慢。抗日战争时期,天津附近开始出现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交通邮政组织。解放战争期间中华邮政日益萎缩,人民邮政不断扩大。1948年底天津解放前夕,郊县邮政已属解放区通信组织,新中国成立后,天津农村邮政迅速发展。
新中国成立初期,邮政机构多为代办,邮件传递主要委托交通部门代运,接发和投递邮件多为步班背扛。村民的信件,除特种邮件可直投到户外,平常信件大多放在邮政部门前或村镇集市任人翻找自取。后随着邮政部门接办报刊发行,农村业务量有很大增加,邮政部门积极发展邮政事业,逐步撤销代办所,除扩大委办邮路外,还积极发展自办邮路,邮运开始使用机动车,投递使用自行车,加快了邮件传递速度。农村投递路线增加较多,1958年已由投送到邮政机构扩展到各个自然村,专职投递员两天进村一次,做到村村通邮。四个近郊区邮电局有乡邮投递路线25条,日投一次班。60年代部分农村投递实行作六休一制,基本上实现了天天通邮,并且实行两送 (送包、送汇)、四代 (代寄、代收、代汇、代订) 等服务措施,大大方便了群众。70年代农村投递逐步使用摩托车,70年代后期80%农村实现投递摩托化(后因开支过大,改用自行车),对大户投递配备汽车,实行大户专送。1974年1月起属河北省邮电管理局的5个县邮政局改由天津市邮电管理局领导,形成全市邮政统一整体。至1978年全市农村有邮电局所124处,邮路及投递路线13 344千米。
2.发展现状。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 “八五”期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农村经济繁荣,邮电局所建设、服务水平发生了很大变化,业务指标成倍增长。1995年全市共有农村邮电局所120处。农村投递线路15 848千米。90年代以来加强了邮政技术改造工作,1993年全市农村各邮电局的邮政储蓄、报刊发行业务实现计算机处理,1995年各局营业大厅及部分封发、投递、支局营业也实现计算机处理。1995年邮政通信服务水平: 平均每个局所服务半径,滨海3个区为3.64千米、五县为5.01千米,服务人口,滨海3个区为17 500人、五县为34 100人。1995年,区县局邮政业务总量为5 132万元,比1990年增长2.88倍。邮政业务收入为5 587万元,比1985年增长14.56倍。1995年,8个区县局的三大传统业务,函件2641.85万件、包裹42.26万件、汇兑94.63万件,分别为1976年的2.03倍、1.56倍和2.42倍。全市农村陆续开办了储蓄、集邮、特快专递、国际邮件等业务,收到较好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对促进农村经济文化发展、沟通信息起了重要作用。

☚ 三、邮电通信   (二) 农村电信 ☛
0001073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4: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