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叹疆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叹疆场《叹疆场》,乐府曲名。本篇写思妇对出征丈夫归来的欢悦。 “闻道行人至,妆梳对镜台。”“行人”,在此指出征的人。在唐代,因北方边地匈奴侵犯掠杀等原因常有战争,朝廷往往要调遣大批军队前往参战。战争有时十分激烈,甚至要付出巨大牺牲。王翰《凉州词》即有这样的话:“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可见边地战争之残酷。诗中,丈夫因征战离家久不归,思妇空守闺房,昼夜愁思苦盼,恐惧担惊,恨不能丈夫即刻回到她的面前。在久盼之后,忽听邻人说,出征的丈夫回到家乡,但尚未到家门。于是久日的愁思苦想、担惊恐惧之情为之一扫。古人云: “女为悦己者容。”她不再像丈夫离家以后,懒于梳妆打扮,如今她满怀欢悦走到镜台,面对圆镜梳妆打扮,要将自己打扮得最漂亮,以备迎接久征顺利归来的丈夫。“妆梳对镜台”句,细致生动逼真地描写出思妇在丈夫回到家乡,但尚未到家门时的微妙心理状态。 “泪痕犹尚在,笑靥自然开。”“笑靥”,笑时面颊上出现的酒窝。她正在梳妆打扮的当儿,丈夫竟然步入家门了。此时此刻,她百感交集,顿时心花怒放,欢乐至极,激动得双眼泪纵横。但在泪痕尚未干时,她竟眉开眼笑,两颊笑出久日不见的酒窝。至此,她欢乐的思想感情已发展到最高潮。这一特写镜头将上述复杂的情态描写得更为形象逼真。 作者善于构思剪裁。既未描写丈夫出征离家时的情况,又未描写思妇如何思念出征后的丈夫,更未描写丈夫到家后其情态,而只用首句“闻道行人至”交代后面故事发生的原因;接着即只用“妆梳对镜台”句描写女主人公刚听说丈夫即将回到家门的消息后的心理状态;继而仅以“泪痕犹尚在,笑靥自然开”二句描写她刚见到丈夫时的情态。即善于选取最具代表性的场面与表态来描写女主人公的内心精神状貌,思妇对丈夫出征离家时的眷恋,久征不归的苦思等复杂思想感情,自然均在不言之中。如此,女主人公的形象惟妙惟肖地跃然纸上。这是一首表现艺术十分出色的诗篇。 叹疆场
作为中唐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孟郊擅为乐府诗和古诗。本篇就是他写的一篇短小的乐府诗,见于《乐府诗集》卷八○和《全唐诗》卷二十七之杂曲歌辞。王重民《全唐诗外编》系为孟郊所作。 抒写远戍行役造成的相思离别之苦,是许多古代诗歌的重要题材之一;也是许多古代爱情诗的一个重要表现角度。孟郊的这篇《叹疆场》之不同于其他同类题材作品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于,它用极其精炼自然的笔墨截取了当时家庭生活中一个极其短暂的瞬间,真切地表现出女主人公深挚的爱情。 全篇四句所集中描绘的是女主人公与阔别的丈夫即将相逢时那种不胜惊喜的情景:听说远行戍边的丈夫就要归来了,她马上对着镜台去梳妆打扮。映照在镜子中的脸庞上泪痕犹在,而那发自心底的笑容却已展现在脸上。诗的开头即直写“闻道行人至”,可以想见女主人公平时是怎样的望眼欲穿;而一旦听到丈夫归来,内心将是怎样的百感交集。“行人”当指远行在外的丈夫,而从诗的题目及内容看,远行的原因则当是投身疆场。突然听到丈夫归来,她可能是又惊又喜,手足无措,要做的事自然非止一件。然而,作者却摒弃了其他活动,仅拈取了女主人公对镜梳妆一个细节来描绘。这一细节虽极平常,却十分切合年轻女子的心理和生活特征。这位女子平时也许饱受离别之苦的折磨,但在丈夫将归之时,她不愿让阔别的丈夫看到她的苦痛。因而这一细节既反映了她内心的无比喜悦,同时也表现出她对丈夫深切的情爱。 诗的后两句承上句写对镜所见。“泪痕犹尚在”一句即道出平日相思的全部酸甜苦辣。可以想见,女主人公平时是怎样地为丈夫担忧,为相思所折磨。而紧接着 一句“笑靥自然开”,又通过表情的变化把此时此刻她的不胜惊喜抒写无遗。泪痕为丈夫而流,笑容为丈夫而开,她的满腔痛苦顷刻之间便烟消云散,平时郁结在她心上的愁绪主要在丈夫身上。可见丈夫在她心中的位置。至于相见之后会是怎样一种情景,作者实际上已经用不着再费笔墨去描绘了。 一般诗歌写相思离别,或出之以痛苦的倾诉,或衬之以春花和秋月,往往写得比较直,或比较实。本篇的新颖别致之处在于:它既通过一个瞬间,一个细节的描摹极其生动地传达出女主人公此时此刻的不胜惊喜,而同时又通过此时此刻的无限惊喜,道尽了平日的无限辛酸。在题材的选择和提炼上,确实收到了以一当十的效果。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