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村商品能源的开发利用
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能源已成为农村生产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能源,在农村能源结构中的比重日益增加,对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四川农村商品能源的构成,主要是小水电和小煤窑,此外尚有少量浅层天然气和少量小火电。
1. 小水电和小火电。四川小水电资源丰富并且分布广泛,开发利用具有费省效宏的特点,因此,农村建设小水电的积极性很高,全省已有193个县兴办了小水电,农户通电率达69%。在一些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近年来小火电也得到较快发展,全省已建成小火电厂46座,装机容量13.67万千瓦,发电量4.29亿千瓦小时。全省农村用电设备能力已达522万千瓦,已有15个县先后实现了农村初级电气化。农村小水电站源源不断提供的电能,缓解了全省大电网输电严重不足的困难,在促进四川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2. 小煤矿。1990年全省小煤矿实际年产能力达3 153万吨,为全省煤炭总产量的一半多。小煤矿生产在农村自身消化率达80%,其余供给本省工业、商业和火电厂发电。但全省小煤矿在技术、资金、政策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生产方式落后,安全技术装备差,抗灾能力弱,采出率低,乱采乱挖浪费资源的情况也较严重。因此,加强小煤矿的安全技术改造,解决技改资金和材料,搞好人材培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水平,认真贯彻执行矿产资源的有关管理条例,是小煤矿整顿发展的重要条件。
3. 浅层天然气。四川省浅层天然气年产量不到1亿立方米,主要分布在什邡、绵竹、大邑等地,由地方自采自用。
4.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四川省开发利用起步较晚。太阳能,只有攀枝花市、甘孜和凉山州资源条件较好,采光面积达4万平方米,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灶已在这些地区推广使用,太阳能设备器材工厂已建成投产,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太阳能创造了条件。风能,其利用刚起步,需要根据风力资源情况逐步推广。地热能,在出露276处热水点中,已利用77处,其中东部及盆地11处,西部高原和山地区.66处。按用途分:工业1处,即康定毛纺厂用温泉热水洗羊毛;农、牧、副业生产15处,主要用于灌溉、育秧、养鱼、屠宰、洗涤等;人民生活约48处,主要用于沐浴、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