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业技术人员培训
1952年吉林省人民政府决定建立吉林省农业技术训练班,1986年,省农业厅内设干部培训班,负责培训农业行政和技术干部。80年代初、中期,由国家和地方联合投资,在公主岭、榆树、梨树、扶余、农安、德惠、伊通、东辽、镇赉、梅河口、永吉、磐石、敦化、龙井等36个县(市)建设了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培训基地。并在公主岭、梨树、榆树、扶余等县所属的196个乡(镇)建成培训场所。同时,配置了录放像、电影机和幻灯机等教学设备。为开展省级和县(市)级大规模农业技术培训提供了条件。
全省农业技术培训工作始于50年代初,由农业行政部门主管,采取集中办班,以会代训为主的培训方式,围绕当地当时农业生产需要推广和应用的技术为主要培训内容。1952年8月,省农业厅举办地、县农业推广站和县示范农场技术干部培训班,学员454名,通过培训,技术水平和业务素质都有较大提高。之后,每年都不定期的举办短期技术培训班和召开农业技术干部会议。1958—1961年,由于“大跃进”的干扰,农技干部培训处于停顿状态。1962年初,省人民委员会转发农业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技术服务站和畜牧兽医工作的意见”,强调各级农业部门对农业技术服务站和畜牧兽医站的干部,应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地进行短期轮训,地区负责培训一般干部,保证每个干部一年能够参加1—2次学习。据此,1963年1—2月,省农业厅举办了农业技术服务站站长培训班,学员627名,重点学习了种子、肥料、植保等专业技术知识。这次培训班,既为基层农业技术培训提供了师资,又起到示范作用,带动了地县农业技术培训工作。在十年“文革”动乱期间,除1974年省农业局举办有64人参加的植物检疫培训班外,整个农业技术培训工作处于瘫痪状态。
80年代初,随着省地县农技推广机构的建立和完善,农技培训工作也开始恢复。从1979—1982年先后举办了有160人参加的植保干部培训班,重点学习有关天敌调查知识和技术;有120名技术干部参加的化学除草和植物保护培训班;有100名技术干部参加的病虫测报员培训班;有500名农业技术干部和农村技术骨干参加的地膜覆盖培训班。与此同时,还举办了地、县农业站长培训班,培训地县站长132名,农艺师40名,主要讲授我国农业发展动态、病虫害防治、优良品种推广应用、提高土地肥力等农业知识。
1984年,省里确定农业技术培训,实行分级负责,逐级提高的办法。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负责培训地县站长和农艺师以下的干部;地(市)级农业技术推广站负责培训乡站站长和助理农艺师;县(市)级农业技术推广站负责培训全县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乡农业技术推广站负责培训村社干部、农民技术员和科技示范户。这期间,省总站培训重点一是解决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基础理论问题,二是为基层开展农业新技术培训培养师资。培训方式,主要是集中办班,轮流培训。先后举办了基础理论和业务技术、专业技术和专项技术培训班。
基础理论和业务技术培训班共办了5期,培训对象是地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农艺师,共516人,讲授《田间试验设计及统计方法》、《植物生理学》、《农业技术推广学》等基础理论课程。
专业技术培训班举办了8期,共645人。有化验员培训班1期,共50人,培训对象为地县农业技术推广站主持土壤化验工作的化验员,讲授化验仪器性能、使用方法、保养及常见故障的排除、误差处理等技术知识。检疫员培训班1期,植物检疫调查技术培训班3期,培训对象是地、县站的植保技术人员,共429人,讲授内容主要是检疫法规,检疫病虫的鉴别及调查技术等。测报员培训班共办了3期,培训对象为地、县和乡测报站(点)的测报员,共216人,讲授测报基础知识、主要测报对象识别、测报方法和测报数据统计等技术知识。
专项技术培训班9期,共974人。有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培训班5期,培训对象是县站技术负责人和重点乡的农民技术员及科技专业户共580人,讲授地膜覆盖水稻、花生、瓜类和甜菜栽培技术。新农药培训班1期,培训对象是地县站的植保技术人员,共102人,讲授取代666、DDT的20种新农药的毒性和安全使用知识、田间试验方法等技术。蔬菜病虫害防治、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培训班2期,培训对象是9城市和重点县(市)负责蔬菜生产的技术人员共212人,讲授新农药、昆虫抗药性、低溶量喷雾、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植物生长调节剂培训班1期,培训对象是地县站技术负责人共80人,讲授长-751、30烷醇等植物激素的使用技术和增产理论。
省级农业技术培训,既为基层开展培训提供了师资,同时也带动和促进了地县乡级的培训工作。这期间,市(地、州)农业技术推广站共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60次,培训农业技术推广骨干人员3 777人次。县(市)农业技术推广站,举办各类农业技术培训班2 427次,培训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农民技术员和科技示范户167482人次。
1987—1990年,省地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集中办班次数减少,1990年省站仅根据当年推广的新技术项目的要求,以项目会、现场会等形式开展了7次培训活动,培训市、县、乡技术人员540人次,讲授的主要内容有水稻、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西瓜栽培、赤眼蜂繁蜂技术、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BT乳剂使用技术等内容。省地农技推广机构培训工作的重点转为安排培训计划、布置培训任务,巡回检查和指导基层培训工作。期间,大批的培训任务,由县乡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承担。形成了先师资、后骨干、而后全面铺开的培训格局,农业技术培训的师资、骨干不仅限于技术人员、乡镇干部,而且扩大到农资、供销、信贷部门工作人员,并调动了共青团、民兵、妇女等组织的骨干,培训的时间除冬春季节外,还根据农时开展了各种方式的迎季培训,当年,县、乡农业技术推广单位共开展培训19 504人次,培训农资、供销、信贷人员6 245人次,培训乡镇干部65 409人次,村社干部和青妇武骨干136 824人次,科技示范户455 564人次,培训农民2 342 047人次。培训的主要内容有玉米、大豆、水稻、甜菜高产栽培技术,优化配方施肥技术,微肥使用技术,病虫草害防治技术,以及当地重点推广的新技术和适应当地特点的抗灾丰产技术等能降低成本、收效快、效益明显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