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一)军事破坏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一)军事破坏 (一)军事破坏日本侵略者侵占河北后,肆意“扫荡”,烧杀抢掠,导致人口急剧下降,耕地、牲畜大量减少。1940年,全省人口2 321.3万人,比战前1935年减少377.5万人,年均递减29.68%; 全省耕地591.12万公顷,比战前1936年减少156.85万公顷,减少21%; 全省有牛、马、骡、驴123.5万头,比战前1936年下降65.4%。清苑县在 “七·七” 事变中损失牲畜4 748头,正定、东光、获鹿等县牲畜全部被侵略者征走。日本侵略者对抗日根据地实行灭绝人性的“三光” (即杀光、烧光、抢光)政策,广大农民遭到严重摧残。在八年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晋察冀边区被日本侵略者直接杀死726 488人,虐待致伤病而死332 000人,抓走壮丁625 294人,耕畜损失863 515头,农具损失26 211 357件; 冀热辽区房屋被毁4 640 046间,很多村庄被烧10次之多。日本侵略者在晋察冀热四省边缘地带制造 “无人区”,强迫人民平毁村庄,离开家乡,集中到指定地点——“人圈”居住。热河省承德等10县总共641 514户,有214 179户被赶进“人圈”。承德、平泉等6县“无人区” 达3 642平方公里。 ☚ 二、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时期农民生活 (二)加派捐税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