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藏壶构衅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藏壶构衅

藏壶构衅

“琴童藏壶觑玉箫”是《金瓶梅》第三十一回中的一节。
西门庆为儿子做满月时,吴月娘的丫头玉箫偷偷拿了一壶酒,送给她的相好书童吃。书童不在房里,玉箫怕人瞧见,连壶放下,走了。不料此事让小厮琴童看见,就又把酒壶提到李瓶儿房中,教迎春藏在里间桌上,然后,他象个没事人一样,到狮子街房中值夜班去了,酒席散去,查收器具时,少了一把壶。一家翻乱了,也找不着。幸好李瓶儿回房,听迎春说起琴童藏壶的事,就教把酒壶送到后面去了。
玉箫送酒,原不过是少男少女间的私情; 琴童藏壶,也只是想戏耍一下玉箫和书童,本来是一件很偶然的事。妙在作者在这一巧设的偶然事件中,用一把酒壶做媒介,引出一场轩然大波,而借机生事的主角正是无理搅三分、得理不让人的潘金莲。从而在偶然事件中揭示人物的必然性格。
酒壶是玉箫从席间提走的。她悄悄到书房中再去寻时,没有了。她怕事情败露,就昧着良心“一口推在小玉身上”。小玉不甘示弱,哭闹到吴月娘那里。一向不愿决断是非的吴月娘,如果当着众人责备自己的两个丫头,无异于给自己的脸上抹黑! 但是,她又不能庇护自己的丫头,于是就说: “我省恐今日席上再无闲杂人,怎的不见了东西? 等住回,看这把壶从那里出来。等住回,嚷的你主子来,没这壶,管情一家一顿。”来了个一推六二五,把矛盾上交给了西门庆。这一处理,再得体不过了: 既保住了“主家奶奶”的尊严,又显出她的宽容与和善,同时,还体现出她对西门庆的尊重。可谓一举三得。作者善于体察人情奥秘,于此可见。
那么,西门庆对失壶一事又持什么态度呢?
他从外面回来,月娘把不见了一把酒壶的事说了一遍。西门庆却轻描淡写地说: “慢慢寻就是了,平白地嚷些什么! ”西门庆这样说,正是吴月娘意料中的事。作为清河县数一数二的巨富,自然不会把一把小小的酒壶当回事! 何况西门庆当时正沉浸在爱子满月的喜悦中。这也是吴月娘为什么要把矛盾上交的原因。
作者写吴 月娘和西门庆对丢失酒壶一事的态度,都是为潘金莲的出场作铺垫。
李瓶儿生子,已经引起了潘金莲的嫉妒。如今孩子满月,她心里自然更加不是滋味。正愁找不到发泄妒火的机会,恰巧发生了丢失酒壶的事,她岂能轻易放过?就接过西门庆的话茬,乘机渲泄嫉妒之情。丢酒壶同给孩子做满月并没有必然联系,可是潘金莲硬把这两件事扯到一块儿: “若是吃一遭酒,不见了一把,不嚷乱,你家是王十万! ”作者让潘金莲先以看家婆的假面孔出现,对西门庆微露不满。但谁能说这其中没有谄媚西门庆的酸味呢?接着,才让她露出真面目,对李瓶儿进行恶毒的人身攻击: “头醋不酸,到底儿薄。”——咒骂李瓶儿首先生孩子不吉利。
如果说没找见酒壶之前,作者旨在描绘潘金莲无理搅三分的刁妇形象,那么,找到酒壶以后,就着重于揭示潘金莲得理不让人的蛮横劲儿。
迎春送回酒壶,讲了来龙去脉。西门夫已经准备就此作罢,潘金莲却“鼻子里笑了一声”。这一传神的情态描写,揭示了潘金莲笑里藏奸的复杂内心世界:既包含着抓住了李瓶儿把柄的自鸣得意,又包含着对宠爱李瓶儿的西门庆的嘲弄,而更多的则是幸灾乐祸、想借机看瓶儿的笑话!这一声冷笑,竟连西门庆也感到莫名其妙,就问潘金莲: “你笑怎的?”金莲道: “琴童儿是他家(指瓶儿)人,放壶他屋里,想必要瞒昧这把壶的意思。要叫我,使小厮如今叫将那奴才,老实打着,问他个下落。不然,头里就赖他那两个,正是走杀金刚坐杀佛!”潘金莲故伎重演(在第二十八回,她曾激西门庆,把男仆来昭的儿子小铁棍打了个半死),以咄咄逼人的气势步步紧逼,意在激怒西门庆惩罚琴童,以达到她打奴羞主的目的。一个凶残、狠毒的妒妇形象跃然纸上。一向暴虐的西门庆却一反常态,爱屋及乌,不仅没有追究琴童的责任,反而为李瓶儿辩护: “莫不李大姐他爱这把壶?”羞得潘金莲满脸飞红,说道: “谁说姐姐手里没钱。”这一语双关的话,既是在掩饰自己的险恶用心,又是讥刺西门庆得了李瓶儿的许多钱财。
一把酒壶是引发这场风波的媒介。借丢酒壶一事突出潘金莲嫉妒成性的形象。反客为主的艺术手法的运用就可以说明这一点。事情是由玉箫送酒引起的,但作者并没有把她作为主角,在几声哭闹之后,就把她丢在一边,着力描绘潘金莲乘机诋毁李瓶儿,并激西门庆打仆羞主,以泄妒火的形象。在塑造潘金莲形象时,又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和情态描写,暴露其卑污的灵魂。潘金莲构衅毁谤李瓶儿是藏壶一节的中心矛盾,但是,作者却用西门庆替代了李瓶儿,让他同潘金莲正面交锋。这样一来,既增强了矛盾的复杂性,又省去了不必要的繁枝冗节,笔法洗练,一举两得,更好地突出了潘金莲的形象。西门庆表面上看来是在息事宁人,但实际上宠信李瓶儿的倾向十分明显。李瓶儿作为潘金莲的对立面,作者没有让她出场。这并不意味着李瓶儿在这一事件中不起什么作用,而是恰恰相反。当人们为丢酒壶嚷乱了时,瓶儿回到自己房中,迎春“如此这般”地把琴童藏壶的始末告诉了她。瓶儿一听,就责令迎春: “还不快替他送进去,急的那大丫头(指玉箫)赌身发咒。”迎春送还酒壶时,只说琴童把酒壶“拿到俺娘屋里,不知在那里来”,隐瞒了玉箫送酒的真相。这就十分明确地暗示出:李瓶儿因倾向于吴月娘而把责任往倾向于自己的琴童的身上推。李瓶儿宽厚老成、代人受过的形象就在暗中树立起来了。这点,又是在巧妙的穿插中完成的。剪裁的十分得体,对于突出潘金莲的形象又是一个很好的反衬。
突出中心、反客为主、详略得当等手法的运用使得“藏壶”一节不失为剖视人情世态的精彩片断。

☚ 生子风波   潘金莲雪夜弄琵琶 ☛
0000888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6:3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