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供应水平
1955年,新疆开始经营六六六、滴滴涕、硫酸铜等农药18吨。1959年新疆部分地区发生严重地老虎、蝗虫灾害。根据“全面防治,土洋结合,重点肃清”的防治方针,区供销社组织供应农药3 490吨,有效地控制了病虫害蔓延。1960—1962年农药供应主要以防治 “三虫” (蚜虫、蝗虫、地老虎)、“一病”(小麦锈病)为主,此间供应农药1.77万吨,年均5 912吨。1964—1965年伊犁、塔城、昌吉、哈密等地州,农作物发生大面积蚜虫、蝗虫灾害,年平均受害面积46. 67万~53. 33万公顷,全区组织供应各种农药9 167吨,年均供应4 584吨。1966—1975年累计供应各种农药5.2万吨,年均5 200吨。1975年夏,伊犁、塔城边境县农作物和草原发生严重蝗虫灾害。在国务院关怀下,全国供销合作社总社中国农资公司,为了支援新疆灭蝗,运送马拉松农药30吨,保证了灭蝗需要。1976—1979年自治区农药供应大幅度增长,是历史上农药供应最高年份。80年代农药供应数量减少,但农药含量、浓度的有效成份大幅度提高。详见表3-5-3。
表3-5-3 农资系统主要年份农药供应数量
单位:吨
年 份 | 1955 | 1957 | 1960 | 1962 | 1965 | 1968 | 1970 | 1978 | 1979 | 1980 | 1981 | 1982 |
数 量 | 18 | 1 043 | 5 963 | 4 081 | 4 443 | 4 246 | 2 869 | 13 003 | 10 986 | 10 102 | 11 839 | 11 124 |
年 份 | 1983 | 1984 | 1985 | 1987 | 1989 | 1990 | 1991 | 1992 | 1993 | 1994 | 1995 |
数 量 | 8 446 | 4 035 | 1 821 | 2 373 | 2 857 | 3 342 | 3 190 | 2 479 | 1 641 | 1 809 | 3 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