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一)互助组的发展历程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一)互助组的发展历程

(一)互助组的发展历程

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之后,一直把组织互助组作为恢复、发展生产的重要手段和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步骤加以推动。1950年底,全省互助组发展到225 115个,入组户930 825个,占总农户数的13.6%。至1952年底,农业生产互助组达到694 034个,农户3 438 034个,占总农户数的49.2%,其中参加常年互助组户数占互助户数的25.7%。

☚ 一、互助组时期   (二)互助组的收入分配 ☛

(一)互助组的发展历程

(一)互助组的发展历程

宁夏基本属于新解放区,农业互助合作主要是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土地改革后才大量发展的。新中国成立前,属于陕甘宁边区的盐池县的部分乡村,在当时大生产运动的推动下,曾组建过变工队、互助组,但大都是临时性、季节性的。新中国成立后到土改前,人民政府在恢复国民经济、发展农业生产中号召组织变工队、互助组,农业互助合作有所发展。1950年全省组织变工组3 656个,有9 761户参加,占农村劳动力的18%。这些互助组中,办得较早较好,在全省有影响的是平罗县戴玉玺互助组,是1951年3月初成立的,也是宁夏在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互助组,当时有12户参加。
1952年初,土地改革后期,在全省农业劳动模范会和农业生产会上,省委号召农民“组织起来,走由穷变富的互助合作道路”。同年6月,土地改革刚结束,省委召开了全省县委书记会议,传达了西北局互助合作会议精神,省建设厅厅长郝玉山作了《关于开展互助合作运动的意见》报告,提出:“土地改革后农村工作的基本任务是:组织起来,发展农业生产。”要求各地普遍发展临时性、季节性的互助组,巩固提高和稳步发展长期固定性的互助组,重点试办农业生产合作社。1952年夏收后各市县对前两年群众自发组织的互助组进行了调查和整顿。整顿后,全省已发展互助组15 948个,其中长期互助组2 481个,占互助组总数的15.6%,加入互助组的男女劳动力占全省总劳力的52%,参加互助合作的畜力占农业耕畜的47.7%。
为了进一步开展互助合作运动,从1952年冬—1953年春耕前,全省狠抓了两件工作:
(1)大力开展关于互助合作的宣传教育和发动群众工作,省县两级抽调大批干部深入农村,结合抓生产进行宣传,《宁夏日报》用专栏形式开展了 “整顿和发展互助合作讨论会”,并发表 “农业生产互助合作讲话”16篇,系统宣传互助合作的目的意义、方针政策、组织原则、管理制度,解答具体问题,发表讨论文章,介绍先进经验达百余篇。
(2)大力培训互助合作骨干和积极分子9 876人,最多的县培训了600多人,一般县培训了四五百人。经过这两项工作,总结了互助合作经验,纠正了强迫命令、轻视单干农民和放任自流等偏向,提高了广大农民对互助合作的认识,促进了全省互助合作运动的发展。到1953年夏季,全省组织起来的农户占总农户的56%,其中,长期组的农户占组织起来农户的26%。1953年下半年,毛泽东同志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全国第三次互助合作会议后,宁夏开始大力初级农业合作社,许多互助组逐步转为初级社,互助组在数量上逐年减少。

☚ 一、互助组   (二)互助组的形式、内容和政策 ☛
0002875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6:1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