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龙葵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龙葵1181苦菜(古代通称)。药用草本植物。古北方方言。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苦菜,叶似酸浆,其花或紫或白,子大如珠,熟时或赤或黑。此菜可以释劳…今河北谓之~。」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下) > 蔬實部 > 菜 > 龍葵
龍葵  lóngkuí

亦稱“救兒草”、“後紅子”、“天泡果”。茄科植物龍葵的全草。其性滑如葵,故稱。一年生草本,高二尺,莖直立,有稜角。葉互生,卵形,先端尖或長尖。主治疔瘡,癰腫,跌打扭傷。清·蘭茂《滇南本草圖説·龍葵》:“異名:救兒草,後紅子。”清·吳其濬《植物名實圖考·隰草類·龍葵》:“亦曰天泡果。”

龙葵

药名。出《药性论》。又名苦葵、天泡草、天茄子、山海椒、乌疔草、野辣椒。为茄科植物龙葵Solanum nigrum L.的全草。我国各地均有分布。苦、微甘,寒,有小毒。清热解毒,散结消肿,利尿,抗癌。
❶治痈肿疔疮,丹毒,天疱疮,跌打损伤,蛇咬伤,捣烂外敷;皮肤湿疹,瘙痒,煎服或煎水洗。
❷治高血压病,咽喉肿痛,慢性气管炎,泌尿系感染,痢疾,水肿,白带;近用于治疗各种癌症。煎服:15~30g。过量服用可引起头痛、腹痛吐泻、瞳孔散大、精神错乱等中毒反应;长期服用,并可导致白细胞下降。本品含澳洲茄碱和澳洲茄边碱等多种生物碱苷,又含皂苷;苷元是薯蓣皂苷元和替告皂苷元,还含较多量的维生素类物质。龙葵碱能抑制豚鼠的过敏反应、升高正常大鼠血糖水平、降低糖耐量;静注时可降低动物血压,有镇静、溶血作用,并有某些抗癌活性。动物试验中有抗激素作用,可影响泌乳功能,促使孕鼠流产,故妊娠时不宜使用。龙葵碱毒性较大,如发芽的马铃薯中,含量可超过0.02%,食后可刺激胃肠黏膜,大量(200mg)可致中毒。龙葵碱无蓄积性,煮煎后可减低毒性。

龙葵black nightshade

Solanum nigrum L.,又称天茄子、苦葵。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常生于田野、坡地、路边等处。分布于中国各地及世界温带和热带地区。植物茎直立,多分枝。单叶、互生,叶卵形,先端渐尖,叶全缘或有不规则波状粗齿,叶基阔楔形,并下延成柄。短蝎尾状聚伞花序,腋外生;花白色;花萼杯状;花冠辐状;雄蕊着生于花管口;子房由2心皮构成2室,每室胚珠多数。浆果,成熟时呈黑色。常野生,但亦有栽培,用种子繁殖,春季播种,夏秋开花结果。入药能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治感冒发热、牙痛、支气管炎等,并可制成龙葵石灰合剂,杀灭棉蚜虫。

龙葵

龙葵

别名黑天天、天茄子、苦葵、野辣椒、黑茄子、野葡萄、惹子草、七粒扣、乌疗草。一年生草本,高20—60厘米。茎多分枝。叶互生卵圆形。聚伞花序侧生或腋生,花白色。果为浆果,紫黑色。全疆有分布。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的功能。药用地上部分。主治疮疖痈肿、食道癌、胃癌、肝癌、痢疾、慢性气管炎等病症。杀虫植物,对棉蚜、红蜘蛛有效。

龙葵

茄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高1 m,茎近无毛。 单叶互生,叶卵形,长4~10 cm,先端钝,基部楔形,全缘或具波状粗锯齿4~5对。叶柄长2~2.5 cm。短蝎尾状花序,腋外生,具3~6(10)花,花序梗长2~4 cm,花梗长0.8~1.2 cm。花冠白色,长0.8~1 cm。浆果球形,径0.8~1 cm,果蓝黑色,味甜微苦。花期5~8月,果期7~11月。产内蒙古、河北以南省区。全株入药,散瘀消肿,清热解毒。茄属1200种,分布全世界热带、亚热带。中国产41种。全属不少种类供观赏、药用和蔬菜。

龙葵

龙葵longkuiSolanam nigrum

双子叶植物,茄科,1年生草本。茎直立,多分枝 。叶互生,卵形,全缘或具不规则的波状粗齿。花序短蝎尾状,腋外生,有4~10朵花,花萼杯状。花冠辐状,白色,裂片 三角形。雄蕊5枚,子房卵形,花柱中部以下有白色绒毛。浆果球形、熟时紫黑色。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分布。荒地普遍野生。全草入药,能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 枸杞   烟草 ☛

龙葵lóng kuí

《本草纲目》草部第16卷龙葵(33)。药名。
【基原】为茄科植物龙葵Solanum nigrum L.的全草。
【别名】苦菜(《唐本草》),苦葵、老鸦眼睛草、天茄子(《本草图位》),天茄苗儿(《救荒本草》),天天茄(《滇南本草》),救儿草、后红子(《滇南本草图说》),水茄、天泡草、老鸦酸浆草(《本草纲目》),天泡果(《植物名实图考》),七粒扣、乌疔草(《福建民间草药》),黑天棵(《江苏植药志》),黑天天、黑星星、黑茄子(《东北药植志》),惹子草、野辣子(《中国土农药志》),黑姑娘(《河北药材》),野辣椒树(《江西民间草药》),乌归菜(《闽南民间草药》),野海椒(《四川中药志》),龙眼草(《辽宁经济植物志》),黑茄(《杭州药物志》),地泡子、地葫草、山辣椒(《湖南药物志》),山海椒、耳坠菜(《贵州草药》)。药名。
【性味】苦、寒。
❶《唐本草》:“性苦,寒,无毒。”
❷《滇南本草》:“性大寒,味苦。”
❸《贵州草药》:“性平,味辛,苦。”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消肿。治疔疮,痈肿,丹毒,跌打扭伤,慢性气管炎,急性肾炎。
❶《唐本草》:“食之解劳少睡,去虚热肿。”
❷《食疗本草》:“主丁肿,患火丹疮。和土杵,敷之。”
❸《本草图经》:“叶:入醋细研,治小儿焰丹,消赤肿。”
❹《救荒本草》:“敷贴肿毒、金疮,拔毒。”
❺《滇南本草》:“治小儿风热,攻疮毒,洗疥癞痒痛,祛皮肤风。”
❻《滇南本草图说》:“治小儿风邪,热症惊风,化痰解痉,亦治痘风疮,遍身风痒。疔,可攻能散。叶:洗疮。”
❼《现代实用中药》:“利尿消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五钱至一两。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龙葵lónɡkuí

中药名。出唐·甄权《药性论》。别名苦葵、天茄子。为茄科植物龙葵Solanum nigrumL. 的全草。我国各地均有分布。苦, 寒,有小毒。清热解毒, 散结, 消肿利尿, 抗癌。治痈肿疔疮、丹毒、天疱疮、跌打损伤、捣敷; 治感冒发热、咽喉肿痛、慢性气管炎、小便不利、水肿、淋浊、白带, 皮肤湿疹、瘙痒, 煎服或煎水洗。近用于治疗癌症。煎服: 15 ~ 30 克。本品含澳洲茄碱和澳洲茄边碱等。煎剂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均有抑制作用。

龙葵

龙葵

龙葵

龙葵,又名苦葵、天茄子、天泡草、黑茄。始载于《药性论》。为茄科植物龙葵Solanum nigrum L.的全草。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本品味苦、微甘,性寒。有小毒。功能清热解毒,利水消肿。主治感冒发热、咳嗽、咽喉肿痛、痢疾、水肿、小便不利、恶性肿瘤、疔疮痈肿、湿疹搔痒及各种肿瘤等证。治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咳嗽,均可用本品单味煎服; 以其能祛痰止咳,治慢性气管炎亦可与甘草、桔梗同用。水肿、小便不利,可与木通、杠板归、车前草、瞿麦等同用。加白糖水煎服亦治痢疾。龙葵对痈肿疔疮、丹毒,内服外敷均有解毒消散作用,与蒲公英、野菊花、紫花地丁同用,可加强疗效。治风疹瘙痒可煎水外洗;治天泡湿疮可捣汁外敷; 熬膏用棉球置阴道内,能治子宫颈糜烂。捣敷跌扑瘀肿,有散瘀止痛之功。现代试用于各种肿瘤,有一定抗癌作用,多与白英、蛇莓、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等同用,既可配制复方煎服,亦可制成丸剂及注射剂应用; 单味大剂量煎服,尚可治疗癌性胸、腹水。但抗癌用量过大时,可引起白细胞下降,并可出现恶寒、盗汗、腹痛、呕吐、下痢等不良反应,须及时对症治疗。此外,龙葵亦用于高血压病,配决明子、酸浆草同用。煎服,9~15g。
实验研究: 龙葵全草含甙类甾体生物碱约0.04%,已分离出多种龙葵碱,其中γ-龙葵碱又名澳洲茄碱,δ-龙葵碱又名澳洲茄边碱,它们的甙元都是澳洲茄胺。另含龙葵定碱。全草还含皂甙,甙元为薯蓣皂甙元和替告皂甙元。又含较多的维生素C。近从其未成熟浆果中分离出澳洲茄碱、澳洲茄边碱、去半乳糖替告皂甙,对子宫瘤细胞均有抑制作用。
澳洲茄胺在动物实验中,有可的松样抗炎、抗休克作用,但不抑制抗体生成; 它还能降低实验动物对疼痛刺激的敏感性,并有降温作用,与阿斯匹林相似。龙葵碱能抑制豚鼠的过敏反应,并可使正常大鼠血糖升高,明显降低糖耐量,此作用与肾上腺有关。龙葵碱对离体蛙心有强心作用,但对犬的心脏并无影响; 对麻醉兔静脉注射可使血压下降。龙葵碱的甙元有抗胆碱酯酶作用。适当剂量的龙葵碱能增加白细胞数,抑制小鼠的自发活动,它还有抗核分裂及溶血作用。龙葵碱毒性较大,有人认为,在食用植物如马铃薯中,含量超过0.02%,对人有毒; 能刺激胃肠道粘膜,人口服200mg有感觉过敏、嗜睡、颈项发痒、呼吸困难,大剂量可致吐、泻。临床龙葵碱中毒表现有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头痛、眩晕、甚至心悸、昏迷者。龙葵碱无蓄积性,煎煮之后可减轻其毒性。动物实验中,龙葵碱有抗激素作用,可影响泌乳机能,并能促使孕鼠流产,故龙葵制剂在妊娠期间似不宜应用。

☚ 肿节风   蛇莓 ☛
0000208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9:4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