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窦骨瘤
骨瘤是鼻窦常见良性肿瘤之一。据统计,约占鼻及鼻窦良性肿瘤47%左右,其中尤以额窦为多见,其次为筛窦、上颌窦。鼻窦骨瘤因多无明显症状,常于鼻窦或头颅X线检查中偶然发现。
骨瘤多见于青年期,男性较多。原因不明,生长缓慢,且常于成年后随骨胳发育完全而自行停止发展。其大小不一,一般发生于鼻窦的骨壁,表面光滑,被以正常粘膜,呈球形或结节形,白色,可具蒂或为广基。分为三种类型:
❶密质型(硬型或象牙型)。质硬、体小,多有蒂,生长慢,多发生于额窦。
❷松质型(软型或海绵型)。质松软,由骨化的纤维组织形成,广基,体积较大,生长较快,有时中心可液化成囊腔,表面为较硬的骨囊,常见于筛窦。
❸混合型。外硬内松,常见于额窦。
除单纯性骨瘤外,还可有各种混合性骨瘤如纤维骨瘤等。
小的骨瘤多无症状,大者可妨碍引流,引起鼻窦炎、粘液囊肿等。至晚期可超出窦腔,侵入鼻腔,致有鼻腔症状;侵入眼眶可引起眶内肿块、眼球移位、复视;向外发展出现面部畸形; 向内压迫侵蚀颅腔侧骨板,可发生脑膜炎、脑脓肿等并发症。
诊断主要依靠X线检查,须与软骨瘤、外生骨疣、骨肉瘤等相鉴别。
由于大部分额窦骨瘤生长缓慢,成年后多停止发展,故对成年人较小骨瘤而无自觉症状者,不需急于手术,必要时作定期随访。筛窦骨瘤,因筛窦骨质菲薄,易引起并发症,宜即时手术摘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