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皮样囊肿
鼻部皮样囊肿可以发生于由眉间向下经鼻根至鼻尖的正中线上的任何部位。其形成系由于胚胎时期鼻额囟或鼻眼沟融合过程中,外胚层组织埋入残留并继续发育所致。
囊肿通常位在皮下,偶见于鼻中隔内。位于皮下的囊肿呈圆形,不与皮肤粘连,有波动感。有时见有开口于皮肤的窦道,口周凹入呈小窝状,或有毛从窦道口伸出。如在鼻骨部,基底部与骨膜粘连,故较固定而不可推移。鼻骨可因受压变形。囊肿尚可经由鼻骨缝隙向鼻骨下方延伸。位于鼻中隔内的囊肿,除非体积增大至引起呼吸通道阻塞的程度,否则不易察觉。肿物可以侵蚀邻近骨骼,和发生反复继发感染。囊肿包膜完整,内壁常含有皮脂腺、汗腺,和残留毛囊等组织成分,囊内容物为角化表皮、皮脂和干酪样物质等。
诊断时,应与神经胶质瘤、脑膜或脑膜脑膨出等鉴别。神经胶质瘤一般位于鼻梁的侧方,呈圆形微红色具有中等韧度的肿物。脑膜或脑膜脑膨出多与颅内沟通,或见有搏动,用力挣扎时体积增大。穿刺可得脑脊液。脑膜膨出,透照试验透光。
治疗是将囊肿和窦道彻底完整切除。术前由窦道口注入美蓝溶液少许,以助分辨追踪。囊肿与鼻骨骨膜间粘连紧密者,应连同骨膜一起切除。伸入鼻骨下方者,须掀开或咬除部分鼻骨以利显露。切除如不彻底,易致复发。如曾有继发感染,由于瘢痕组织粘连,有时不易分清囊肿窦道与正常组织间的境界,使彻底切除的难度增大,更须细心操作。因囊肿压迫或侵蚀骨骼所造成的畸形,如在儿童,应俟鼻发育成熟后再行整形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