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鼻旁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鼻旁窦paranasal sinuses

位于鼻腔周围各骨内的空腔叫鼻旁窦,亦叫副鼻窦,即额骨内的额窦、筛骨内的筛窦、蝶骨内的蝶窦、上颌骨内的上颌窦。这些鼻旁窦与鼻腔相通。蝶窦开口于上鼻甲的后上方,后筛窦开口于上鼻道,前筛窦、额窦及上颌窦均开口于中鼻道。鼻旁窦由于充气且与外界借管道相通,因此有调节、缓冲气压的功能,但易发生炎症与肿瘤。

鼻旁窦paranasal sinus

亦称副鼻窦。包括额窦、上颌窦、筛窦和蝶窦。额窦位于眉弓深面额骨的两层骨板之间,开口于中鼻道。上颌窦位于上颌骨体内,容积为13~14ml,前壁中央部即对尖牙窝处骨质最簿,开口于中鼻道半月裂孔后部。筛窦位于鼻腔外侧壁上份与眶内侧壁之间,可分三群,前、中群开口于中鼻道,后群开口于上鼻道。蝶窦位于蝶骨体,开口于蝶筛隐窝。

鼻旁窦

鼻旁窦

鼻旁窦(副鼻窦)是指与鼻腔相通的,位于额骨、筛骨、蝶骨及上颌骨内衬有粘膜的腔洞。鼻旁窦的名称和它所在的骨名一致。它们都是左右成对,但多不对称。一般认为其主要功能为湿润和温暖吸入的空气、对发音起共鸣作用,吸收对头部的震荡,保护感觉器官,同时也减轻头骨的重量。窦内面覆以粘膜,与鼻腔者相续连,但粘膜内因腺体及血管较少,因此较薄且与骨附着疏松易于剥离。上皮的纤毛向窦口摆动,气体迅速流经窦口时,窦内产生负压,有助于将窦内的内容物排出。鼻旁窦于生后才逐步发育,到青春期显著扩大,是人面型变化的因素之一,窦的形态和体积有个体差异。
上颌窦 上颌窦位于上颌骨体内,是鼻旁窦中最大者,在成人其容积平均为12.8ml,形似横置的三角锥体。窦顶为眶的底壁,有眶下血管和神经穿过,有时眶下壁很薄如纸或缺如,眶下神经仅借骨膜和窦粘膜与窦隔开,上颌窦病变时可受累。窦底为上颌骨的牙槽突,骨质薄(有时甚至无骨),除切牙外其他牙根都有可能突入窦内,尤以磨牙为多,炎症可互相波及。窦底低于鼻腔底和上颌窦口。前壁朝向面部,在犬齿窝处骨质薄,可为上颌窦手术的入路。后壁朝向颞下窝。内侧壁为鼻腔外侧壁的一部分,其下分(在下鼻道)骨质较厚,近下鼻甲附着处的下方最薄,是临床上良好的穿刺部位,对中鼻道处为膜性壁,上颌窦口位于此处,由于窦口位置高,因而不利于通气和引流。上颌窦开口于中鼻道,大多数在筛漏斗(半月裂孔之底)的后半,少数开口于筛漏斗前分,有时出现副孔,多开口于筛漏斗后下部。由于上颌窦开口在额窦和筛前小房开口的下方,所以后二者的分泌物可沿漏斗侵入上颌窦。窦腔常被膜性或骨性隔分为二部,会妨碍窦的彻底引流。
血管、淋巴和神经:眶下动脉的上牙槽前动脉和上牙槽后动脉发支至窦。静脉发达呈网状 (穿刺时应予注意),主要通过上颌静脉汇入翼丛。淋巴引流,注入下颌下淋巴结。神经是由三叉神经发出的眶下神经和上牙槽后神经分支分布。
额窦 位于额骨额鳞的下部眶上缘以上。一般为三角形。左、右额窦之间的隔常偏居一侧。其发育情况有个体差异。若发育良好,窦腔常可向周围扩展:向内侧,可越过中线与对侧重叠,该侧即有二窦;有时亦可一侧或双侧发育极差,因此其容积亦甚悬殊,为1~4.4ml不等。窦前壁内含板障,后壁薄与脑膜及大脑额叶相邻,有导静脉可穿此壁通入硬膜下腔,故额窦感染可侵入颅内。窦的底壁最薄,与眶、鼻及筛前小房相邻。额窦口位于窦底,开口于中鼻道在额隐窝者占26.2%;在筛泡者占3.8%; 在筛漏斗者占49.5%;在漏斗上隐窝者占20.5%,(国外资料以开口于额隐窝者为多)。若额窦开口在筛泡或其上方,插入导管即不易接触窦口。
血管、淋巴和神经:眶上动脉和筛前动脉分布于此窦。回流的静脉为眶上静脉及眼上静脉,且与板障静脉联系。淋巴引流汇入下颌下淋巴结。神经发自筛前神经和额神经内侧支。
筛窦 筛窦在眶内侧壁与鼻外侧壁上分之间,颅前窝之下,位于筛骨迷路内,为蜂窝状小房(3~18个),常以中鼻甲附着处划为前、后二组小房(有的作者分为前、中、后三组),前(及中)组小房位于中鼻甲附着处的前下方,开口于中鼻道,后组位于其后上方;开口于上鼻道。筛窦小房气化范围可侵入邻近的骨。若后小房发育良好,向后可扩展至蝶骨内,位于蝶窦上方或其外侧。此时,视神经恰好行经其上外角,后小房即与神经紧密相邻;作筛窦后小房手术时,须注意保护视神经。
血管、淋巴和神经: 由蝶腭动脉的鼻后外侧动脉和筛前、后动脉供给。静脉伴同名动脉汇入眼上静脉。筛前、中小房的淋巴汇入下颌淋巴结,后小房的淋巴流入咽后淋巴结。其神经,由筛前、后神经分布。
蝶窦 蝶窦位于蝶骨体内。在成人容积平均为7.5ml。借蝶窦中隔分为左、右二窦。中隔常偏向一侧,有时中隔呈水平位,致使二窦上、下重叠。蝶窦顶邻视交叉、脑垂体; 后邻脑桥和基底动脉; 外侧壁与海绵窦、颈内动脉及第Ⅲ~Ⅵ脑神经毗邻;底为咽鼻部的顶,其前缘有

鼻旁窦的毗邻及开口(冠状切面示意图)
1.筛窦 2.上颌窦开口 3.上颌窦 4.下鼻甲 5.下鼻道 6.中鼻道 7.中鼻甲

鼻旁窦及其开口(矢状切面,鼻甲已切除)
1.蝶窦 2.蝶窦口 3.筛窦后小房开口 4.筛窦中小房开口 5.上颌窦开口 6.鼻泪管开口 7.钩突 8.筛窦前小房开口 9.额窦

蝶腭动脉的鼻中隔支,下外方有翼管神经通过。上述毗邻具临床意义。窦前壁最薄,蝶窦口位于其上部通向蝶筛隐窝。因窦口高于窦底,故引流不利。若窦腔增大可向周围延伸至蝶骨大翼、翼突或枕骨基底部。蝶窦发育程度有个体差异。
血管、淋巴和神经:动脉由筛后动脉和上颌动脉咽支供给。静脉血通过筛后静脉注入眼上静脉。淋巴引流汇入咽后淋巴结。神经由筛后神经和翼腭神经节的眶支支配。
☚ 鼻   喉 ☛

鼻旁窦

鼻旁窦

鼻旁窦又称副鼻窦或鼻窦,为某些颅骨内的腔,有孔通连鼻腔。鼻旁窦共有四对,即上颌窦、额窦、筛窦和蝶窦。窦壁衬贴粘膜,与鼻腔粘膜相连续。粘膜构造与鼻腔呼吸部的相似,被覆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但杯形细胞少。正常时,纤毛摆动,将窦中的分泌物排向鼻腔。固有层较薄,与骨膜结合,二者无明显界限,其中主要含胶原纤维和结缔组织细胞,腺较小且少,为混合性腺。鼻旁窦可湿润和温暖气体,并对发音起共鸣作用。由于鼻旁窦与鼻腔通连,故鼻腔发炎时可波及鼻旁窦。

☚ 鼻   喉 ☛
鼻旁窦

鼻旁窦sinus paranasales

又称“副鼻窦”。开口于鼻腔含有空气的骨性腔洞。分为上颌窦、额窦、蝶窦和筛窦四对。窦内衬有黏膜,与鼻腔黏膜相延续。鼻腔发炎时可延至鼻旁窦。鼻旁窦可湿润和温暖吸入气体,对发音起共鸣作用。

☚ 鼻前庭   副鼻窦 ☛

鼻旁窦

paranasal sinus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5:4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