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虫鼓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虫鼓

病证名。鼓胀之一。《石室秘录》卷六:“虫鼓,微小腹作痛,而四肢浮胀不十分之甚,面色红而带点如虫蚀之象,眼下无卧蚕微肿之形,此是虫鼓也。”参见虫胀、虫积腹胀条。

虫鼓

又名虫胀。由肠胃寄生虫所致。表现为腹部胀大作痛,四肢浮肿不甚,能食,喜食茶叶、盐、泥土、碎石之类,面部有红点或红斑,多如虫蚀之象。

虫鼓chónɡɡǔ

病名。见《石室秘录·内伤门》。又名虫胀。由毒结肠胃而生虫所致。症见腹部胀大作痛, 四肢浮肿不甚, 能食,常有喜食茶叶、盐、泥土之异嗜。面有红点或红纹, 如虫蚀之象。本证可见于肠寄生虫病。治宜杀虫消积。用消虫神奇丹( 《石室秘录》: 雷丸、当归、鳖甲、神曲、茯苓、车前子、白矾) 或木香槟榔丸等方。

虫鼓

虫鼓

虫鼓是指由虫毒结于肠胃所引起的鼓胀。临床以腹部胀大,时或作痛,面有红点或红纹,如虫蚀之象为特征。陈士锋说:“虫鼓惟小腹作痛,而四肢浮胀不十分之甚,面色红而带点,如虫蚀之象,眼下无卧蚕微肿之形,此是虫鼓也。”虫鼓名见《石室秘录》,又称“虫胀”。
虫鼓的病因,是感染寄生虫,虫毒结于肠胃,日积月累,发为本病。《辨证奇闻·臌胀》:“夫血虫之臌,何因而得之,饮食之内,或食生菜而得恶虫之子,则入腹而生虫。或食难化之物,久变虫形而不可解,血即裹之而不化,日积月累,血块渐大。”
虫鼓的临床表现极为复杂,《诸病源候论·蛊毒候》:“发病之初,体乍冷乍热”;“不治乱下脓血”。最后出现“腹胀满如蛤膜”等。《备急千金要方·蛊毒》:“蛊毒千品,种种不同。”有“吐血、赤痢、下血,肌肤消索,腹大如水状,腹内坚如石,面目青黄,小便淋漓,病变无常。”症见腹部膨大,腹有癥块,时有作痛,面有红点或红纹,如虫蚀之象,或伴下肢轻度浮肿,或有下利赤白,或能食,喜食茶叶、盐、泥土之类。治宜杀虫消积。方用《石室秘录》的消虫神奇丹,虫去则胀消。方中雷丸杀虫;当归、鳖甲活血消结;茯苓、车前子利水退肿。可与木香槟榔丸合用,以理气导滞宽胀。虫去胀缓后宜以健脾益气的六君子汤之类调理。

☚ 水鼓   寒胀 ☛

虫鼓chóng gǔ

parasitic tympanites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8:07:13